返回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仪式(第二更)(第2/3页)  战国赵为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所有国家相提并论的。当年秦王楚的爷爷秦昭襄王治下的秦国那么强大,不也一样只能够在六国联军的面前采取守势吗?所以秦王楚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李牧呢?李牧现在的动向如何了?”比起在睢阳城那边在秦王楚看来并没有多少悬念的战争,其实这位秦国国君还是更加关心李牧的情况。这几年来,李牧这个名字给堂堂大秦带来了无数痛苦和悲伤,简直就是一个近乎噩梦一般的存在。如今在秦国人的民间传说之中,李牧已经被形容成了来自地府的妖魔鬼怪,老秦人动不动就是用“汝再调皮的话李牧大魔王便会把汝抓到地府去了!”这种话来吓唬调皮的孩子们,而且相当容易奏效。吕不韦十分恭敬的答道:“根据前几天的情况来看,李牧已经集结了赵国边骑军团的主力和义渠人合流,眼下率领着两万多到三万的骑兵正在大张旗鼓的南下,目标似乎是少梁城或者阴晋城。看上去李牧可能是想要攻克这两座城池之中的一座,从而切断关中和前线主力的联系。”秦王楚的眉头微微的抖动了一下,随后问道:“之前所制定的坚壁清野策略,现在做得如何了?”吕不韦答道:“非常的成功,几乎所有民众都已经完全撤入了附近的城邑之中,而且臣可以向大王保证,这一次李牧所部绝对无法在关中获得足够的军粮。”为了阻止这一次的李牧南下,秦国也是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那就是如今刚刚生长了一半,眼看还有四五个月就要收割的谷子,全部都已经被秦国人给紧急抢收了,那些来不及抢收的,官府也都下令让秦国老百姓们在离开前一把火烧掉。如此一来,今年关中歉收就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了。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李牧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关中获得多少补给。只要李牧不能够获得足够的补给,那李牧的眼前就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直面秦国人坚固的城池,第二种就是灰溜溜的撤退了,毕竟骑兵和步兵不同,是不可能携带大量的辎重和军粮的。根据秦国众多将军们的推测以及之前和李牧作战的经验来看,最多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没有粮草的李牧就必须要撤退了。如果李牧撤退的快的话,那么到时候关中还可以紧急抢种一波大豆,勉强也算是有了一点能够活命的本钱。当然了,仅仅凭借着这点大豆也是不够解决缺粮问题的,不过秦国君臣们也已经想好了办法去应对了。由于这一次秦军东出千里作战,加上后院关中又有李牧的骚扰,所以六国反赵联盟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已经确定秦军的粮草是由韩楚魏三个国家进行共同负担的。由此秦国就节省了一大笔军粮的开支,而秦王楚则正好用这些节省出来的军粮开始来在这个冬天对于那些没有粮食的秦国民众们进行赈灾。除此之外,这两年随着蜀中李冰所主导的水利工程的不断进行,蜀中的粮食产量也是连年上扬,今年更是已经接近了关中八成的水平,属于历年以来的最高值。在这之前虽然开明王朝的创始王开明帝鳖灵也曾经治过水,但是那并没有根本的解决蜀中水涝的问题,可随着李冰都江堰工程的不停进行,这位蜀郡太守甚至在奏折上写出了“不出十年,巴蜀之地产量可供整个大秦所用”的豪言壮语。可以预期的是,巴蜀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很快真正成为秦国的大粮仓,到了那个时候,秦国人就真正不用担心这个缺粮的问题了。一旁的蔡泽一直都没有什么存在感,这个也借机咳嗽了一声,插话说道:“大王,臣想说的是,切莫低估了赵国的纵横家们。在过去的几年之中,赵国最擅长的就是靠那些纵横家们颠倒黑白,让其他的国家投入赵国阵营之中。如今赵国有意在战场上拖延,或许正是想要为纵横家们争取时间。”秦王楚皱起了眉头,半晌才说道:“所以纲成君的意思是,要寡人马上想办法和赵国开战吗?”蔡泽点了点头,说道:“大王应该敦促齐国人尽快南下,然后让联军尽快对赵国开战。只要早日击败赵国主力,那么局势便可及早奠定,赵国才可早日败亡,河东郡和崤函通道才会早日回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