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六章 请收李牧之权(第一更)(第2/3页)  战国赵为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了许多疆土,或许是时候给大都督封君了。”

    赵丹楞了一下,有些奇怪的看着赵胜。

    这家伙什么时候和李牧混到一起去了?

    赵丹还没有说话,一旁的虞信突然也开口了:“大王,臣以为大都督为国征战多年,若是让大都督一直在外,未免让人非议说大王薄待功臣,还是授予大都督君候之位,让大都督回镇邯郸才是。”

    赵丹神色古怪的又看了虞信一眼。

    说实话,一个建议能够在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就得到赵胜和虞信这两派首脑的同时支持,那还真是有点不容易。

    赵胜和虞信一开口,其他人自然是纷纷附和,甚至连看上去态度偏向中立的郑朱也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事情。

    龙台诸多重臣之中,除去李牧自己和还在攻伐韩国的廉颇和剧辛,剩下的所有人都众口一词的认为应该将李牧给尽快调回来!

    赵丹心中了然,看来这些重臣们对于李牧,还是心有防备啊。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李牧现在身为赵国大都督,可是总督北方诸郡军事,在极端情况下可以直接征集出十万骑兵,绝对是一股强而有力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支强大的力量完全掌控在李牧的手中,别人几乎没有插手的机会。

    这样的做法虽然确保了边骑军团的强大,但是也让别人非常容易就会认为李牧是拥兵自重。

    而且李牧本人在邯郸之中本身就没有什么盟友,所以有今天这个局面倒也不是太让人意外。

    说白了,这些家伙们害怕李牧随着手中军权的膨胀而走上造反的道路。

    只要将李牧调回邯郸,那么赵国中央就有一千种办法给边骑军团慢慢的掺沙子,从而分化边骑军团,保证边骑军团不会被李牧一个人独掌。

    这样的话,就算李牧日后真的有什么不臣之心,那么被分化的边骑军团也不足以支撑李牧的这种野心。

    想清楚原因之后的赵丹不禁有些哑然。

    照理来说,猜忌有军权的大臣这是君王喜欢做的事情,怎么寡人都还没有猜忌李牧,这些李牧的同僚们倒是先替寡人猜忌上了?

    要知道在李牧的身边可是有着大量的胡衣卫密探潜伏的,这些人一方面在暗中保护着李牧,同时也起到一个监视和了解李牧的作用。

    这么多年下来,赵丹自认为对于李牧已经足够了解。

    这就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他更喜欢的是在战场上征服敌人,对于政治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野心。

    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赵国的北方部队一直都被掌握在李牧的手中,可是李牧从来也没有任何的造反之心。

    想到这里,赵丹不由得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李牧是不会造反的,这一点赵丹心知肚明,但是却没办法开口解释。

    怎么说,难道说寡人看过后世的史书,李牧直到死前都没有造反?这理由也没人信啊。

    而且也不能够打马虎眼含混过关,毕竟现在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的龙台重臣都不希望李牧继续独掌北方军权,这么大的反对声浪是赵丹这个赵国大王也不能无视的。

    不得不说,几名大臣的建议还是很有可取性的。

    历史上的赵国之所以让李牧独掌北方军权,那是因为北边有匈奴、东胡和燕国这些敌人,由于消息传递的不便,集权在李牧手中才能够让李牧临机专断,用最快的速度调集兵力应对敌军入侵。

    但是现在匈奴被打跑了,东胡根本不敢南下,燕国也被灭掉了,再给李牧这么大的军权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

    只不过赵丹出于对李牧的信任并没有想过这一点,直到今天被大臣们群起进言为止。

    赵丹沉思片刻,随后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