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四六章 咫尺百里(第1/3页)  日月当空照中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西北和东南的动乱,崇祯皇帝除了在人事安排c选人用人上采取一些措施之外,其实做不了更多的事情了。

    所以,在补充认命了浙江巡抚衙门和三司所缺官员之后,他也就放手让这些人前去处置了。

    其实原本的历史上,有很多事情一线的大臣们都是可以做好的,比如说在对付流贼的问题上,不管是洪承畴c陈奇瑜,还是孙传庭,都是很有能力的,可惜的是崇祯皇帝及其北京的朝廷,总是喜欢乱插手,乱指挥。

    尤其崇祯皇帝本人,耳根子太软,今天听信这个大臣的说法这么干,明天听信那个大臣的说法那么干,搞得前线将帅无所适从,手忙脚乱。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决定克服这样的毛病,既然已经把袁崇焕c洪承畴c孙传庭这些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分别安置到了关键的地方,那么就没有必要天天为西北的乱局而忧心忡忡了。

    也更没有必要一道又一道地下发旨意,对远在三千里之外的战事搞什么遥控指挥。

    所以再给西北诸位督抚镇臣说明了自己关于剿灭流贼的一些安排之后,崇祯皇帝就没再花大精力去关注西北战事了。

    如今又把浙江的人事安排妥当之后,就把精力转移到了另外一件看似无关痛痒的事情上面去了。

    这件看似无关痛痒的事情,就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一直想召集人手认真做好的地形沙盘。

    耿如杞等人离京赴杭州上任之后第二天,皇帝就通过内阁下了另外一道旨意,由武英殿中书舍人牛金星升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兼任军机处的军机参谋。

    牛金星,也就是牛聚明,虽然对武英殿中书舍人的位置有些不舍,但是对新的这个任命也很满意。

    他虽是个文人进士,但却从小喜欢谈兵论战,对兵部的职务,特别是职方司的职务也是倾慕已久。

    再者说了,一个新科进士,短短半年时间,就从七品的武英殿中书舍人,一跃而成为兵部职方司郎中,绝对是一个奇迹般的升迁了,更何况塞外归来之后,给皇帝带回来一个如今得宠的兰妃,从此之后就算是简在帝心c圣眷不衰了。

    所以对牛聚明的新任命一下,崇祯元年恩科相互熟知的同年们,特别是同在武英殿当中书舍人的沈廷扬c李信等人更是羡慕不已。

    这些人虽然在中枢机构任职,在皇帝身边做事,但是却无时无刻不想着出去干一番大事,建一番功业。

    特别是牛聚明从塞北立功回来之后,向他们谈论的那些塞北见闻,让武英殿里的其他几个军机舍人个个惊叹不已。

    不过这些人对于牛聚明以一个军机舍人的身份,就能搅动塞北风云,并从中建功立业,也是佩服得很。

    最起码,沈廷扬和李信两人就觉得,若是把自己放在当时与牛聚明同样的位置上,恐怕就未必敢这么干,也未必能干得这么出色。

    且说,牛聚明领受了新的任命,告别武英殿里的军机处,去了兵部职方司上任。

    职方司是兵部四大司之一,职司众多,而职权很重,其中就掌管大明两京十三省之兵要地志及山川舆图,还有边塞关防关禁c沿海各口的海防海禁。

    而职方司郎中,则是职方司的一把手,职方司的全部事务差不多都是由他说了算。

    牛聚明上任之后第三天,崇祯皇帝就派人把他叫到了乾清宫东暖阁的御书房里。

    牛聚明进了阁中,行了大礼,崇祯皇帝说道:“卿今日到职方司上任,有何感想?”

    牛聚明叩首说道:“微臣六月中式,七月入职中书舍人,八月奉旨出塞,到今日不过半年,而陛下超擢重用至兵部职方司之要津,微臣心中实在不胜惶恐。陛下如此信重,微臣只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隆恩。”

    见牛聚明这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