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十章 身不由主(第2/3页)  碎星物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寻求出路,因此开发出众多异想天开却门槛较低的技术。

    司徒诲人一直以来所修持的养刀法,就是一种这样的秘法,修练者将本身的精气、血肉,输入目标器械,进行养护,一路伴随成长,修练者成长得有多高,器物也会成长到相应层次,如果修炼者最终能晋升天阶,目标器械自然就会成长为神兵、神器。

    想要达成如此的成长,就需要修行中一路都要把自身精气持续输入器械,对本身的修行进度虽然是个大拖累,可对于那些不求迅速成长,只想要夯实基础,一步一脚印的武者,就是绝配,而且这份投资也很值得,一路伴随成长的兵器,心意通灵,自然拥有很多外人难明的妙处,彼此之间多年相伴默契绝佳,实战时比很多上品兵器更具威能。

    这看起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但话说回头,如果这技术真有理想中的那么好,温去病一早就用了,现在满世界流行的也该是此法,不会是那个人搞出来的缺陷众多的咒武,而之所以搞到修练者寥寥,就是里头其实有很多不靠谱的地方。

    首先,养兵法所耗的精气着实不小,对自身修为的拖累,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光是这点,就足以让大部分正常人却步,尤其是在实力重过一切的百族大战时期,没有实力空想未来,只会成为半路死去的牺牲品,如果司徒诲人不是有一个那样的父亲可以遮风避雨,又崇尚简朴,从一而终,未必就会一把兵器从头用到尾,更不会因此修行养兵法。

    再者,这种养兵法的最终效果,也让人存疑,在可查的历史中,凭此养出通灵宝兵,相得益彰的案例,有那么两三起,但最终晋升天阶,同时养成神兵、神器的例子,就完全找不到,最后是否真能成功,恐怕连创出养兵法的那位高人,都只是凭空推演而已。

    光是这些问题,在温去病看来,已经是性价比极低的空想技术,毕竟若是要造宝兵,其他现有可行的技术大把,就是要造神兵比这靠谱的方法也很多,养兵法说穿了,只是给那些欠缺资源,背后没有势力奥援,有实力却没财力,时运不济的武者所用,本身就不是多值得称道的东西。

    至于兵主和兵器之间的默契与通灵,只要资源充足,也有很多其他的辅助法能成,犯不着长期以精气养兵,实在是得不偿失。

    也因此,在温去病记忆中,这些年来,行养兵法的人本就不多,最终存活至今,并且真的把凡铁养成宝兵的,也就只有司徒诲人一个。

    而且在温去病看来,养兵法本就更趋近一种邪道,因为兵器本来就当是为人所用,既可用也可不用,若是没有得用了,随便换一把兵器,只要能用就行,杀敌的核心是自己,不是兵器。

    花费偌大精力去养兵,人兵合一时,固然威力无穷,但要是兵器不在手,就被打回原形,实力暴跌,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花费那么大力气养兵,很不值得。

    而如今看来,除了自己早先看出的那些问题,养兵法似乎还有别的祸患,司徒诲人这些年辛苦养出的那柄宝刀,已经不只是通灵,甚至可以直接作祟,掀风作浪,化为心魔,反控其主了。

    这乍听起来不太好懂,但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分身之法,就很清楚了,大凡分身之术,都有一个共通隐忧,哪怕是仙界的一气化三清,或是佛门的斩三尸之法,都不例外,那就是分身失控,反噬本体之忧。

    所有的神兵、神器,都是自生灵识的器物,据说诸天万界中,甚至还有万古存在是神器成道化人,养兵法的终点若是直指神兵,或许具有若干未知神异,能提前形成类似效果,让兵器生出灵智,和兵主配合起来威力更增。

    想让没有生命的兵器不接触大道,就提前开智,谈何容易温去病估计养兵法后头可能走了些捷径,兵主除了持续输入精气养护,在晋级地阶时,恐怕也需要特意分出神念,植入兵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