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天望所归(第1/2页)  狼穴终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邓芝和张温一同回东吴。

    此刻十分喜欢邓芝的孙权设宴待之。

    孙权问邓芝:“此后吴、蜀二国同心灭魏,共得天下太平,二主分治,岂不乐乎?”

    邓芝答道:“天本无二日,民间本无二王。如灭魏之后,未识天命所归何人。但为君者,各修其德,为臣者,各尽其忠。这国家永远和平才是最重要的,是不是一个王两个王,这个事实重要么?”

    此刻的孙权大笑:“阁下的话说得很在情理,我也是这样想的!”

    于是孙权也是厚赠邓芝礼金让其还蜀。

    自此吴、蜀通好。

    魏帝细作自然看在眼里。

    探知此事,火速报入中原。

    魏主曹丕听知道后心中郁闷,大怒说:“吴、蜀连和,必有图中原之意也。还不如朕先伐之。”

    他痛恨这东吴系墙头草,那一边得好,就冲着那一边摇尾巴

    于是大集文武,商议起兵伐吴。

    此时大司马曹仁、太尉贾诩已病故。

    侍中辛毗出班上奏:“中原之地,多年战火之下,土阔民稀,生产劳力尚且不足,而陛下此刻欲用兵,不一定有利。今日之计,不如养兵屯田十年,足食足兵,然后用之,则吴、蜀方可破也。”

    曹丕:“嘎?你是不是读书读秀逗了?今吴、蜀连和,早晚必来侵境,我等何须还等十年!”

    于是即刻传旨起兵伐吴。

    司马懿上奏:“吴有长江之险,非船莫渡。陛下则需要御驾亲征,可选大小战船,大军从蔡、颖而入江淮,取寿春,至广陵,渡江口,径取南徐:此为上策。”

    于是曹丕下令,日夜分两班工匠赶工,打造龙舟十只,长二十余丈,可容得二千余人,并召集之前战船三千余只。

    这一年秋八月,会聚魏属大小将士,令曹真为前部,张辽、张郃、文聘、徐晃等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后军,刘晔、蒋济为参谋官。

    前后水陆军马共计三十余万,择日起兵。

    曹丕此刻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司马懿决断。

    其实要说这三国时期,每间隔三五年就有一次大的军事行动。

    不说魏兵大军起程。

    却说东吴细作暗中探知此事,极速报入吴国。

    孙权近臣就立刻进入去上奏吴王道:“今魏王曹丕,亲自乘驾龙舟,提水陆大军三十余万,从蔡、颖出淮,必取广陵渡江,来下江南。兵强马壮,来势甚为利害。”

    孙权也是大惊,聚文武商议。

    顾雍:“今日主上既与西蜀连和,可修书与蜀中诸葛孔明,令起兵出汉中,以分担其势。我们这一面遣一大将,屯兵南徐以拒之。”

    孙权说:“非陆逊、陆伯言不可当此大任。”

    此刻的顾雍说:“陆伯言正在镇守荆州属地,不可轻动。”

    孙权说:“这一点孤岂能不知道,但是眼前苦无替力之人。”

    他还是觉得陆逊这样的人才收下太少了。

    此言未尽,一人从班部内应声而出道:“臣虽不才,愿统领一军以抵挡魏兵。若曹丕亲渡大江,臣必擒拿以献殿下。若不渡江,亦杀魏兵大半,今魏兵不敢正视东吴。”

    孙权一看,系东吴大将徐盛。

    孙权是知道这老将军的能力的:“如今得卿去守江南一带,孤何忧哉!”

    孙权当时就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南徐军马。

    这老将徐盛谢恩,领命而退。

    他回去兵营就立刻传令,教手下众官军多置器械,多设旌旗,以为守护江岸之计。

    这时手下将军中一人出来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