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 反间之计(第1/3页)  狼穴终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听说曹丕驾崩,新帝曹睿登基,听了马谡的计策,我觉得此刻蜀中不益连续进兵。

    虽然机会难得,毕竟打仗就得劳民伤财,对百姓不是很有益处。

    所以我最终再三权衡,和后主、属下臣等商议后,决定采取这反间计。看看效果在论。

    这也是受先帝托孤之重,我应该什么事,都经过集团董事长批准的道理。

    不能因为刘婵是我看着长大的,就越权而断。毕竟军臣之道就在于有自知之明,自己得把自己作为属下,臣公的位子摆正确。

    更不能学曹操,胁迫天子以号令天下人。那样做不对路。

    要不然听主公的,刘婵不行,不是良主,我就事实取而代之。我即使坐上皇位,此后这天下之人如何看待有学问的人等?

    却说邺城门上。忽一日,进出人流见墙壁贴下告示一张。

    守门者揭了,来奏曹睿。睿观之,其文说:“骠骑大将军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皇孙曹睿,素无德行,妄自居尊,有负太祖之遗意。今吾应天顺人,克日兴师,以慰万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归命新君。如不顺者,当灭九族!先此告闻,想宜知悉。”

    曹睿读书识字看完也是惊吓得不得了,大惊失色之余急问群臣。太尉华歆上奏:“司马懿此前上表乞守雍、凉二州,拥兵自重,正为此图谋。先时太祖武皇帝经常就对我们这些老臣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重任;久必为国家大祸。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诛之。”

    其实曹操事实有没有上面这些话,我们不用考证,必然不可能。曹操也不可能明着对一群人,还背着司马懿这样说,没证据的事情这样说了,不是叫手下人听了寒心一大片么?主公背后猜疑别人,会不会也这样对我?

    这群老臣无非是缔造罪孽,借此除去朝中多一个重臣。

    毕竟争夺利益的对手,人数越少越好,七八个不如剩余自己一个,嘻嘻~!

    这就是一个朝代,一个集团,一个公司,一群没用的小人,它的一种心机。但是人多好办事,他是不懂的。

    王朗也是上奏说:“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为祸。”

    于是曹睿立刻降旨,欲兴兵御驾亲征。

    忽然班部中闪出大将军曹真奏报:“陛下不可~!文皇帝托孤于臣等数人,就是知道司马仲达毫无异志也。他如今去驻守荒僻之地就是辟谣之举,何况今天的事情还未知真假,就草率的加兵征讨,乃是逼之反目。或者这就是蜀、吴奸细行的反间之计,使我君臣无祸自乱,彼却乘虚而击,这都是事实可能的。希望陛下派人去调查了再说。”

    从处理这一件很细小的事情来看。

    新继位的魏主曹睿,最终不过是无能之辈,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它的集团公司,在这样一群心机婊的争权夺势,铲除异己,倾覆同事的各种举措摇动之下,迟早要黄。

    这曹睿还真是糊涂加幼稚,没有一点主见的说:“司马懿如果谋反,我将奈何?”

    曹真说:“这个还不简单,如果陛下心中真的怀疑,可仿效先帝,伪游云梦之计。御驾幸安邑,司马懿必然要来迎接圣驾,陛下观其动静,要是有什么不对路,就车前可擒之。”

    曹睿觉得这办法不错,于是让曹真监国,亲自领御林军十万,径到西凉郡的安邑。

    司马懿不知什么缘故,自己也是想要让天子知道,他治理军队的威严,于是整顿兵马,率甲士数万来迎。

    近臣得到消息上来奏报:“司马懿果然率兵十余万,前来抗拒,实有反心了。”

    曹睿这下慌了,命曹休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