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4章 吴主孙权(第1/2页)  狼穴终结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吴主孙权

    在和主公玄德,于隆中说到雄踞江东属地。并吞扬州,交州,荆州的孙权集团时。

    我就列举了从孙坚,孙策开始,到孙权这里,建立三国鼎立局面的东吴政权。

    当时的东吴属地核心地带在扬州一地。

    扬州:东汉州名。辖郡、县九十二。

    治所先在历阳,在今天的安徽和县。

    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

    所辖全境相当于今天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荆襄九郡:即指的系当时的荆州。

    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

    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九郡四十二州指荆州。

    交州: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我们当时提到的江东孙权手下揽阔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当时的广州系州名。为东吴所置。所辖十郡、国。治所在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

    其实东吴最初的所辖属地,相当于今天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一带。

    当时罗贯中书中的所谓八十一州,是援用的明朝时的地域划分了。

    罗老夫子写书时不是没有注意到时代差别,而是对当时秦朝的郡县,和明朝的郡县的大小和职能没有“百度”。毕竟他是读书人,不是搞过行政管理,懂得具体的区域体制划分。

    按照东汉末年的划分应该是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庐陵郡这六郡。当时的郡,等同如今的省区。郡下为县,县下为亭,泗水亭长刘邦就是一个村长,所以不要把村长不当干部,就是那时候来的。

    你问是否是郡下辖州,可以肯定告诉你不是。

    历来秦汉史书里只有州郡的说法,没有郡州的说词。郡下辖州,并没有这说法。即使有,也系绝对谬误之笔。

    华夏民族,在东汉时分十三州,各有州牧刺史,而州下有郡,郡下有县,这是先秦以来的定制,此为前秦的“郡县制阁”。这是秦始皇最初,对国家区域治理的,一个行省管理梯级制度。

    在其统一六国之后,这样的郡县制,一直援用到公元2018年。

    所以实际上当时的江东是六郡,郡下有九十二县而已。

    至于唐朝之时所谓的州,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往往一州只相当与汉时一郡而已,所以系徒有其名,空无其实。

    而汉时、一州之地则覆盖地域甚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诸侯州牧刺史等等,会有很大的军阀势力了。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这概念相当于京城直辖的范筹。

    三国时期,各国为方便区域行政的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具体的重新划分。

    因此“州”是大于“郡”的,至于“八十一州”和“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义的作者,将三国时期的州与后世所谓的州搞混了。

    毕竟国家都分分合合,具体的说到很多的州郡治理,写书的也不是很懂。那时候最关键的,没有全国的三维地图。

    罗贯中只能从历代的杂记和典籍中扣字眼,无法直观的说具体。

    毕竟我们如今从四川地图来看,当时的刘备攻打张鲁和刘璋的路线,都有问题。不过,故事归故事。只要罗先生文笔精妙,故事精彩。

    我辈唯有顶礼膜拜的份,其实米有丝毫指责的含义。

    因为后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