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二章:孙盛的身世(二)(第1/2页)  五胡明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二章:孙盛的身世(二)
    徐忡听到孙盛说自己的祖父是孙楚的时候立即脱口而出道:“你是哪里人?”
    “我是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
    “孙楚真的是你祖父?!”
    “当然!我祖上孙资是曹魏时的中书令逊位后官赠骠骑将军我太爷爷孙宏亦官至南阳郡太守!”
    听到这里徐忡才算是真的相信了孙盛的话了毕竟没有人会把跟自己无关的氏族记得那么牢甚至可以追溯到前四代更何况孙盛看起来年纪也不大顶多只有十岁左右的样子如果不是世家渊源他是不可能说的这么仔细的!
    而且中都孙氏也是有名的大族不过徐忡还想再考考这个孙盛因为孙楚这个人是徐忡非常佩服的人尤其是在这个只有高门大族才有晋升机会的时代孙楚却能毅然站出来抨击这种制度怎么会不让人佩服?!(据《晋书》本传记载孙楚在禁军中担任司马时有一次有人传言说在武器库的井中发现了龙孙楚就此上了一封奏章并借题发挥认为是西晋朝廷不能举贤任能的象征他劝告晋武帝耍“赦小过举贤才”就象殷王武丁拜求得到博说周文王寻求姜尚那样不拘一格不论身份的选用人才而不是只从世家大族中选拔。”这种用人思想是对世族统治的反抗尤其孙氏也是大族他能提出来并且主动推荐寒士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所以像徐忡这样小家族的寒士对于孙楚的推崇是非常高的即使孙楚早已过世但他在寒门文士心中的地位却越发的崇高了!
    徐忡又注目看了一会孙盛轻声朗读道:“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三命皆有极。咄嗟安可保。莫大于殇子。彭聃犹为夭。吉凶如纠纆。忧喜相纷绕……”
    徐忡念到这里却停顿了下来定睛看着孙盛他在等等孙盛把另一半诗作背出来!
    祖道重和葛洪并不知道徐仲要干什么只是奇怪的看着徐忡和孙盛不明所以……
    而秃发思复鞬也觉得有些奇怪怎么问着问着念起诗了?
    而孙盛在听到徐忡的这些诗句后整个人都变了!
    孙盛睁大着眼睛直直地盯着徐忡配合着徐忡朗读的韵律接着念了下去:“天地为我垆。万物一何小。达人垂大观。诫此苦不早。乖离即长衢。惆怅盈怀抱。孰能察其心。鉴之以苍昊。齐契在今朝。守之与偕老。”
    “哈哈哈不错不错你果然是孙师的亲人这首《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是我心爱之诗也正是孙师所作你年纪尚幼却能背诵此诗而且我看你也有孙师的傲骨想来必是孙师亲人没错了!”“你怎么会知道我祖父还会他的诗作?!万一我要是续不上来呢?”“孙师是有名的大家他的子孙怎么可能连他的诗作都不知道呢?孙师的17篇赋(到清朝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共收录他的赋17篇另外还有奏议书信等。)连我这个外人都是耳熟能详哦!”孙盛听到这里默然了自己的祖父孙楚是晋惠帝元康三年去世的(大约是公元293年或者公元294年去世的)虽然自己从未见过自己的祖父一面可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那些诗作歌赋没有一样不是自己从小就喜欢的现在突然在这样一个地方自己又正好是在被惩罚的时候竟然又人跟自己提起了自己的祖父孙盛的心里难受极了……徐忡看着孙盛欲哭无泪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毕竟自己已经认可了他的身份他就是自己敬仰的孙楚后人这心中也泛起了一些隐隐的伤感。徐仲对着祖道重还有秃发思复鞬委婉说道:“两位将军就把他交给我吧我与他孙家确实有些渊源我徐忡可以担保他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你担保?你是说你要把他带在自己身边吗?”“是的!”秃发思复鞬没有立即回答徐仲的请求而是对着祖道重说道:“今日你们三人到来此地所为何事?!”“遵祖将军将令前来少年营报道!”“哦那他们两个呢?”徐忡见秃发思复鞬突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