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诸葛之意(第2/3页)  三国之鬼神无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黄月英一听不由神色一变,露出了几分愧疚c无奈之色。庞统在旁观察,却也不妒忌诸葛亮能得到马纵横如此赏识,反而心中暗暗称赞马纵横干得漂亮,看了黄月英一眼后,轻叹道:“看来正如我料,兖州那里恐怕是失去了耐心,我适才问过子龙,这可是大夫人来的信。以大夫人贤淑温雅的性格,她此下不惜得罪主公而修信,也恰恰证明如今兖州的境况恐怕是不容乐观啊。孔明啊,孔明,我主这般待你,可是闻所未闻。从古至今,何曾听过有君主为了一个谋臣,愿意舍国事大业而不顾,苦等如此之久的我主用心至此,奈何孔明自负,怕尚且做着那匡扶汉室,逆天而为的春秋大梦殊不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室气数已尽,孔明虽有称绝千古之高才,但却妄想要以一己之力,挽救已经崩毁在即的汉朝社稷,最终只会自取其败也”

    庞统疾言厉色,震色而道,这每一句话却都说进了黄月英的心里。虽然黄月英自知自己身为妇道人家,但自小才华过人的她,却也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黄月英的性格和诸葛亮的却又不同,尤其在救天下亦或是匡汉室这点上,黄月英的看法,却是更为偏往庞统所见。毕竟正如庞统所说的,汉室的气数已尽,已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汉室早已失去了民心,单凭这点,就算诸葛亮才华再高,却也无力能够挽回的

    “诶,那臭孔明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你越是逼得他要紧,他就越是逆势而为,妄想一举回天他就是太聪明了,所以往往有时候显得尤为偏执更可恶和气人的是,他从小到大,每每破釜沉舟,逆势而为,却都让他成功得手,也难免他这般自负”黄月英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庞统听了,摇头叹气道:“可这关乎的可是国家社稷,四海九州百姓之福祉,孔明岂能任性而为之耶”

    却说这两人不愧是诸葛亮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他最爱的妻子,一个是最了解他的朋友。而恰恰也正是这两人,看出了诸葛亮性格中自负的这点。

    说来有关诸葛亮的评论,历史中尤为之多,其中大多都是赞其忠义无双,料事如神,智绝千古,这都是司空见惯了。可却鲜少有人敢说他的不是。毕竟诸葛亮的一生,可谓是忠臣之模范。可若是人人都把这看法先入为主,自难免肤浅。

    宋朝大臣司马光曾经便如此说过:诸葛亮自负其能,逆天而行,自取而败也。

    闲话少述,却说马纵横看完王异的信件后,虽然大发雷霆,但他却也明白王异的苦心。说来,马纵横能有如今的成就,最为感谢的人,恰恰正是王异。无论是王异当年助他创业,还是留守于西凉,亦或是打理家中上下,并且凭借她出色的商业头脑,为他创造了数之不尽的财富。这其中种种,马纵横一直谨记在心,并且也无比地感激王异的支持。

    因此马纵横相信,若非迫不得己,以王异的脾性,她是决然不会写这般信件来威胁自己。

    说来,自徐州战事准备,到结束,再到在这卧龙山庄,苦等近乎两月的时间,马纵横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过他的,心里却也无比地挂念。而且,马纵横素来都是个责任心极强的人,在这卧龙山庄等候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一日,不在考量有关自己势力的发展和巩固。

    殊不知,马纵横也是归心似箭啊

    若非为了那个被称为智多如妖的诸葛孔明,若非不是因为得知刘备已经开始与诸葛孔明有过接触,而怕被刘备捷足先登。马纵横又岂会苦苦赖在这里,不肯离去

    却看此时厅内,赵云已经退去,马纵横一人独留,负手而立,正看着画壁上雕刻着一个大大的执字。不得不说,此字含义极多,马纵横这多日在这厅内待着思考,每每看到这个执字,都有不同的领悟。而此时马纵横心里却又有另一番的醒悟。

    “有时候过于的执着,或者反而会弄巧成拙。我这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