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8章 密锣紧鼓,杀机!(第2/3页)  明王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贼兵大部分驻扎在铅山县城的西门,还有小部分在北门,南门和东门并没有贼兵。自从二月初二那天大将军炮炸膛了之后,贼兵的主将吴三八也被炸伤,正在休养治疗中,所以连日来贼兵都没有再攻城,而是龟缩在营寨之中。

    正因为如此,徐晋下令每天限时打开南城门和东城门,允许百姓进出,尽量减少战争对百姓生计和农时的影响,同时也能让城外的物资流进来,平抑城中的物价。

    上午六点半左右,城门终于缓缓打开,挑着担子的百姓按顺序接受检查后进城。为了防止贼兵骑兵偷袭,进城直道两边放了十几排拒马,只留出中间一条窄道允许通过,马车之类一律不允许进出。

    今天负责值守南城门的是铅山千户所的两名百户,外加数百民壮和衙役,人数接过五百人,严密戒备以防不测。

    此时,一支数十人的队伍出现在城南的街道,青一色的家丁服装,衣服上均绣有“方”字,正是本地首富方家的下人。

    这一大队人来到南城门口,立即便引起了注意,一名百户带人迎上来拦下盘查。

    “干什么的”百户板着脸问道。

    负责领队的是方家的一名管事,名叫赖大,谄笑着道“将军,我们是方家茶园的伙计,眼看春茶快要上市了,得赶在清明和谷雨前采摘明前茶和雨前茶。所以现在要出城赶去茶园。麻烦通融些个”说完熟练地颠了颠衣袖,不动声色地往百户手中塞了一块碎银。

    百户暗中掂了掂碎银,感觉有一两,不禁暗喜,不过还是命人查验了众家丁的身份才放出成去。

    傍晚时份,赖大又带着众茶工回城了,茶工们都扛着大麻包的茶叶,不过人群中却换了五六个生面孔。每天进出城的人那么多,守城的官兵自然记不住所有人的相貌,检查了身份凭证后便放行了。

    连续几天,方家的茶工都早上出城采茶,然后傍晚回城,一片忙碌的景象。

    二月初十晚,一支长长的马车队伍悄然出现在铅山县的城东门,马匹的嘴都被套上了,四蹄和马车轮子也用绵布包起,负责赶车的马夫也是安安静静的,没人发出声音。

    本来已经关闭了的城门缓缓打开,这支长长的马车队伍随即进城,估计有近百辆之多,车上的物品都用布幔罩住,十分神秘。

    通判衙门后院。

    吃完晚饭后的徐晋正舒服地靠在太师椅上,一边享受娘子谢小婉的肩部按摩,一边用热水泡脚,美婢月儿认真地替老爷清洗着每一根脚趾头。

    “相公,你这画的是啥”谢小婉从后探头看着徐晋手中的宣纸,一脸好奇宝宝地问。

    此时,徐晋正一手拿着炭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赫然正是一支鸟枪的形状,说得严格的,应该叫燧发枪。

    目前明朝用的都是火铳,说得了形象些,就是一根直直的铁棍,没有枪托,更加没有板机。实际上直到嘉靖后期,真正意义上的枪才出现,那玩意叫火绳枪鸟枪,有枪托有板机,扣动板机后,燃着的火绳便能落入火门中点燃火药,将子弹发射出去。然而,火绳枪装填弹药同样麻烦,而且雨天不能使用。

    而燧发枪则先进多了,利用燧石撞击发出火星来激发,原理就跟打火机一样,雨天也能使用。所以徐晋想尝试一下能不能把燧发枪的图纸画出来,然后让军中工匠看看能不能做出来,至于现代的枪械就别想了,就凭明朝的工艺绝对做不出来。

    徐晋迅速扭头在谢小婉的脸颊上啵了一记,笑道“以后再告诉你,反正是好东西”

    谢小婉微羞,白了相公一眼,美婢月儿则一脸的羡慕,还有些小幽怨,老爷什么都好,就是对自己太规矩了。

    “老爷,韩掌柜来了,在外面候着”二牛行进来嗡声禀报道,现在二牛也跟着大宝改口叫徐晋老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