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9章 臣不敢辞(第2/3页)  明王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公之位,这是明捧实贬,不怀好意啊!

    明白了个中原因的文官不由恍然大悟,刚才拼命叫嚣着要收回徐晋爵位的言官都偃旗息鼓了,首辅金献民亦沉默了,因为徐晋若当了国公,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当个富贵闲人,不参与政事,对他来说显然也不是一件坏事。

    此时,文官集团中却有一人站了出来,此人个子矮小,却风仪俱佳,正是詹事府侍讲学士徐阶。

    “皇上,臣以为定国公所列的三条理由有待商榷。”徐阶朗声奏道。

    嘉靖对徐阶的印象极好,也十分器重,从调徐阶到詹事府任职便可见一班了,因为詹事府是东宫辅臣,换而言之就是将来负责教育辅助太子的,乃未来的帝师。

    “徐子升且奏来!”嘉靖沉声道。

    徐阶朗声道:“其一,徐晋大人功劳显赫是不假,但封国公却是过了;其二,皇上对徐大人的追封,是在误以为徐大人身陨的情况下作出的,如今收回追封,重新封赏很有必要;其三,定国公拿徐大人与于节庵相比大不妥,没错,徐大人为大明开疆拓土,论武功确实更胜于节庵,但是别忘了,于节庵虽然匡扶社稷,但自始至终均不受爵,而徐大人如今已位列一等侯了,又岂能再破例封国公?”

    “徐子升所言极是,臣附议,文臣封国公的先例不可轻开!”夏言站出来大声道。

    户部尚秦金也马上站出来附和道:“臣亦附议!”

    接下来陆陆续续又有十数名官员站出来支持徐阶的言论。

    说来有点滑稽,刚才首先跳出来,叫嚣着要把徐晋从国公之位上拉下来的言官们都沉默了,而一开始选择沉默的徐阶、夏言、秦金等人这时却主动出来要求收回对徐晋的封赏。

    很明显,那些言官是眼红党,他们一开始的目的是想让徐晋把吃进去的好处都吐出来,但当他们明白徐晋若当了国公,失去的会更多时,他们便沉默了。

    反观徐阶、夏言和秦金等人,他们一开始沉默,而选择这个时候出声,显然是不想看到徐晋放权,从此当个富贵闲人。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他们与徐晋交好,其次是他们明白徐晋是个能臣,继续掌权对大明有益。

    接下来的一幕不用描述,相信大家都能猜到了。

    以定国公徐光祚为首的旧武勋集团拼命要徐晋当国公,而以秦金、夏言、徐阶为代表的理性派则拼命要让徐晋当不成国公。

    首辅金献民沉默、言官们沉默,因为他们就算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改弦更张,把徐晋推上国公之位。

    就这样,两方人马你来我往,臣枪舌剑地争论了半天,结果谁也干不过谁。旧武勋集团的人多是武将出身的粗人,论口才自然是不及夏言这些饱学之士,但是他们胜在人多,以十敌一,总算战了个平手。

    嘉靖看似听得很认真,却是有点心不焉,因为大家争论了这么久,作为当事人的徐晋竟然一言不发,让人捉摸不透。

    正在此时,吏部尚方献夫轻咳了一声道:“皇上,大家如此争论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让徐大人自己表个态?”

    此言一出,一众大臣都不约而同地向徐晋望去,这位爷倒是沉得住气啊,都这么久了竟然一言不发,这城府……啧啧,后生可畏啊!

    嘉靖精神一振,他的耐性都快消磨殆尽了,方献夫此言倒是正中下怀。

    “徐卿以为如何?”嘉靖目光终于落在徐晋的身上。

    徐晋此时已经基本厘清头绪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分清了敌我意图,那便一切都好办了,他从容地站了出来道:“皇上,臣虽立了微末寸功,实不敢荣膺国公之列……”

    嘉靖闻言不由心中一紧,难道真让那小太监说中了,徐卿宁愿放弃到手的国公之位,也不愿意放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