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2章 传旨钦差(中)(第2/3页)  明王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且说徐阶怀揣着圣旨一路西行,傍晚时份终于赶到了瓜州城,早就收到消息的宣府总兵荆大楚出城相迎,并且派出快马连夜报往敦煌。

    在瓜州城中逗留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荆大楚又派兵将徐阶护送往敦煌,丝毫不敢马虎!

    嘉靖六年二十七日下午,传旨钦差徐阶终于抵达了敦煌城外。

    看着眼前这座还在战后修复当中的敦煌古城,徐探花不由感慨万千,想当初他奉旨出京时,只以为徐晋还在燕然山下,结果就在自己赶路的短短半个月期间,徐晋竟然已经挥师南下,从吐鲁番人手中把瓜州和敦煌给夺回来了,徐常胜真非浪得虚名也!

    只是……对吐鲁番用兵未免操之过急了,也有擅权独断之嫌,估计如今朝中弹劾他的人不会少吧!

    徐阶虽然跟徐晋的关系良好,但却算不上是徐晋的人,也不是政治上的盟友,事实上,徐晋自入朝为官后,大部份时间都在外带兵打仗,在朝参政的时间反而极少,再加上没有刻意拉帮结派,所以至今在朝中还是“孤家寡人”,自从费师隐退后,朝中与徐晋关系密切的朝官,或许只有夏言了,但两人也算不上是政治同盟。

    夏言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抱负,也不见得会对徐晋言听计从,如今他已经入阁拜相,就更见不得会听徐晋的了。

    或许有人会说,徐晋如今位居国公了,在朝中竟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势力,没有收服一帮小弟为他效力,实在太失败了。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对于徐晋来说,不拉帮结派才是最聪明的做法,以他在军中无人能及的威望和人脉,若再在朝堂中拉帮结派,那才是真正找死的行径。

    所以徐晋在朝中不需要利益紧密的政治盟友,只需要惺惺相识的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非要说徐晋需要一个政治盟友,那就是嘉靖本人,与皇帝志同道合,那才是最稳当的政治同盟。

    在这一点上,徐阶与徐晋有着相同之处,徐阶在朝中就是坚定的保皇党,独来独往,从不拉帮结派,这或许正是嘉靖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徐阶如今已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还兼着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一职,乃未来的帝师人选,可见嘉靖对其的器重,当然,嘉靖之所以看重徐阶,也有徐晋曾经推荐的功劳。

    正如徐晋欣赏徐阶,徐阶也十分欣赏徐晋,不过,眼见徐晋一路势如破竹,先是扫平鞑靼,接着又让瓦剌割地赔地款,然后再挥师吐鲁番,徐阶难免担心徐晋日渐骄纵起来,最终迷失了自我!

    要知道史上自恃功高震主的,哪个最终会有好下场?蓝玉就是个现成的例子,自恃军功日渐骄纵,竟然私占元妃,纵兵毁关,最终以谋反罪被太祖皇帝下令诛杀,甚至剥皮实草传示天下,受其牵连而死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

    且说徐阶忧心忡忡地进了敦煌城,来到了临时元帅府前,结果放眼一望,便见到徐晋已率诸将在那等候了,一袭玉色襕衫,头戴四方平定巾,气质从容儒雅,脸上挂着春风般的微笑,一既往的平易近人。

    刹那间,徐阶心中那点担心竟然消散怠尽了,眼前的徐晋哪有半点骄纵的样子,身为国公竟然亲自出门相迎。

    徐阶急忙下马,快步迎了上前施礼道:“下官徐阶,参见靖国公!”

    徐晋拱手还礼,微笑道:“子升不必多礼,旅途劳顿,且进去就坐歇息,本帅已经备了酒席为子升接风顺尘。”

    徐阶难免受宠若惊,连忙道:“谢过靖国公,不过还是先办正事要紧。”

    徐晋闻言点了点头,命人摆上香案,徐阶这才取出了一卷圣旨,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平虏大将军,靖国公徐晋接旨。”

    徐晋一撩衣服下摆跪倒在地,后面诸将也跟着纷纷跪倒候旨。

    “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