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试食(求票)(第3/3页)  明王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暗摇了摇头,韩守成太过热衷于商事逐利,这岂是读书人所为,如今徐师弟也是如此,这满腹才学,倒是可惜了!

    正所谓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低,向来被读书人所瞧不起,譬如唐朝著名诗人笔下的《琵琶行》中就有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

    所以,商人在古代的社会形象就是斤斤计较,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眼中没有情义,只有利益的市侩人物。

    当然,真正社会地位低的只是那些为了三餐一宿,日夜奔忙的小商人罢了,那些真正控制行业的大商贾,试问哪个敢小瞧?光就是手中掌握的人脉,就连地方官都要巴结。

    而且,那些体面的大户人家,甚至皇亲国戚私底也经营各种生意,只是自己没有亲自动手,而是找代理人管理生意而已。

    费懋贤皱眉道:“徐兄,经商终是下策,科举才是正道,就不怕耽误你的学业?”

    费懋中更是吟道:“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徐兄舍本逐末了!”

    这种理论在现代的人看来肯定嗤之以鼻,不过放在古代却不无道理,一个人若是科举高中当了官,这钱财、米粮、女人自然不会缺。

    不过,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科举的录取率相当低,就拿大明朝来说吧,近三百年的国祚,总共录取的进士才十万出头。

    三百年录取十万人什么概念?估计还不及现在全国一年招聘的公务员。

    所以说,最终能高中当官的读书人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人穷经皓首,只是科举路上的牺牲品,所以“书中什么都有”那套理论便显得极为可笑了,如果不懂变通,只能抱着饿死!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