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海棠冤魂(一)(第2/3页)  安东鬼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仙儿看着一脸黑线的知非,心中止不住的快意,随口调笑着。

    “住口吧你,看在龙真子老仙师的份上,日后你就叫我师兄,我称你为师妹,虽说你那年龄也算陈年老酿了,可道行也只能算我师妹!”

    “日后……哼,你这坏人,那还不得等到天黑之后才行,是吧,亲亲小师兄……”

    “呃……闭嘴,再废话,让你永远张不了口!”知非让小灵仙说得浑身发热,自是尴尬愤恨不已。那远处田里的老农一直欣赏着小道士的风姿,可突然发现那小道士时不时的向身侧低语,时而愤怒,时而一本正经,时而无奈以及,刚刚甚至愤怒的大骂闭嘴。老农可看不见被深藏在麦秆下小灵仙儿,他暗自叹道:“唉,本以为神仙般的人物,居然是个傻子,唉,人不可貌相哟……”

    下了山之后,知非便从阴阳环上解下捆仙锁插在了腰间,这时拿出捆仙锁,轻轻抽了下小灵仙儿的屁股以示惩罚,催促道:“好啦,上大路走,咱们抓些紧,天黑之前赶到府城,若是城门落了锁,可无处打尖去!”说罢也不理挨了鞭子后一脸怪模样的小灵仙儿,紧了紧身上的方竹篓和背囊,大踏步走出麦田,带着小灵仙儿沿着田埂走上大路。

    知非与小灵仙儿又行了半日,大路上逐渐有了反向而行的人影,多是挑着担子的乡民,趁着关城门前出城返家。此时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空的一角,照射在府城稍显残破的城廓之上,显得那衰败也熠熠生辉起来。

    知非抱起灵仙儿加紧了步法,也无暇去打量几年未见的府城城廓,赶在关门梆子响起来之前进了城。府城只有三条主街,城门直通的大街便是最热闹繁华的所在,府城原是漕运枢纽,当年也是商贾云集,粮船聚汇的通衢之地,可惜后来运河改了道,自此便开始没落。但是底子犹在,一些强撑的商铺,仍然以此为总号不曾离去,那自然如酒肆、客舍、青楼这般基本配备也一样俱全。小道士知非今非昔比,兜囊中满是银票鹰洋,可谓是财大气粗,帅气多金啦,何况方竹篓里还有打玄机的秋风,得来的那些名贵法器呢。

    知非已有数年未曾来府城,看着府城不曾变化的往日风貌,不觉又有些伤感。修道者亦修心,心不强大,又如何去迎接风雨。他收敛心神,抱着小灵仙儿,按照以前的记忆,寻得熟悉的那家旅店,与其说熟悉旅店,不如说是旅店旁的那家秦楼楚馆,府城鼎鼎大名的海棠院。

    想当年他那老不休的师父空虚子,每当下山得了钱帛必然会到此潇洒,那时知非上是孩童,空虚子便让知非留在海棠院外的豆花摊上,自己进去会那小春花。小知非百无聊赖时,经常会观察打量海棠院四周的人和物,那家旅店名叫慕儒客舍,是府城最好的旅店,紧贴着海棠院。当年的知非可无钱进店歇息,可如今不同了,便带着小灵仙儿直奔这慕儒客舍。

    慕儒客舍,顾名思义,仰慕儒道之人开设的,清末很多书生没了出头的机会,要么捐官,要么给捐官当幕僚,近乎国破山河碎的状态下,有几人又真正愿意出仕呢。客舍老板也曾是个生员,正是如此,旅店的房间装置相对较为典雅、精致,掌柜本奇怪一个小道士带了只不狐不狗的东西如何住店,但在知非弹出几个鹰洋打赏后,便变得前倨后恭起来,给这奇怪组合开了二楼上房,好吃好喝伺候了一翻。

    酒足饭饱之后,知非打开上房的窗户,看向窗外的海棠院,海棠院是个二层的围楼,对外没有窗户,所以看不清此时的状态,但此时已是夜阑正好之时,当是秦楼楚馆生意最好的时候,可海棠院却寂静异常,静的让人生骇。知非提起内劲,行气到天目处打开天眼,仔细打量着黑暗中的海棠院,却看不到他所疑惑的气息,这让他不禁皱了皱眉头,知非站立了一会,关上窗子。

    此时,屋内香风阵阵,让人说不出的愉悦,知非心头隐隐的春意又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