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零九章 近代化骑兵出笼(第2/3页)  万历恶霸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忧外患俱全,内外交困而不大可能采取激烈举动,但移民与商品输入这里卡一卡也不是好事。

    因而此时仍然韬光养晦才是正道,朱升给朱元璋出谋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意思也是实力才是最重要,出檐椽子先烂,众矢之的日子不好过,所以他不在乎早一点晚一点有个某王的名称。

    实际上此时称王也仅是他的手下有些晋身或官职的名称正式一些的好处,换来的却是发展多少有些障碍。或还有可能会发生大明朝廷某些大员拍脑袋一想,弄出个以承认可以上贡之番王换取沈磊出兵助战的条件。而这个可能性不是无稽之谈,如青冶就来信让沈磊出兵助战,搏个总兵光宗耀祖。

    能如此提议说明青冶受到不少挫折意气低沉血却未冷,另一个是他对大明皇朝还抱有幻想,连沈磊写信让他过来帮忙也不愿,反而劝沈磊乘机出兵。说此时出兵连取公侯伯也不难,一旦获得世代罔替与国同休岂不两利,比他仅为土财主好几倍。

    对青冶仍然不能看清现实沈磊只能摇头一笑而过,亏自己还提点过他还如此只能说青冶比较执着。这样的人走在正确道路至少是个不错的执行者,可也容易一条路走到黑。

    这一点他岳父就比较圆滑而看得穿,现在对沈

    磊的态度不仅大变,从一个父亲决定,勉强能接受的女婿此时已变成亲热的贤婿外,对沈磊的意见也日愈重视,差不多达到言听计从地步。

    不过岳父的变化也有李琪的功劳,李琪作为青萍的异母弟弟少年时纨绔大一些后觉得没意思,有沈磊这个不亲热的机会大明这里考秀才不成愿意试试。

    李琪到沈磊这里一有过硬关系一是痛悟前非一属真见多识广,在干部培训班时就出类拔萃,这几年下来已经干到县级干部,属于升迁速度同辈第一快。

    不仅如此李琪在沈磊这里混得风生水起,思想上也完全转变过来了,觉得这里的制度才是最合理的,大明那种官吏分开,举人才有最低级官员做,但考试好进翰林不几年就能出任高官,甚至是入阁的做法完全是浪费人才又误事。

    因李琪成为沈磊真实的拥趸,并将n的体制与大部分实力他只了解这些告诉了父亲才让沈磊岳父成大明最了解n的人,而且将女婿的一切翻出来仔细分析才发现女婿的所有做法含有深意。

    特别是沈磊一个小小秀才竟能创出自己的制度让他佩服不已,他也是为官处于体制内后再看了历代职官制度才有一点照猫画虎的能力。可秀才期间学的只有四书五经,能知道一些大明官制也是官宦子弟,能独创制度根本属天方夜谭故事,不料女婿还真做到了,并获得李琪佩服。

    这个奇迹在官场初哥看来价值与老官僚看来差距极大,何况知道女婿数次战胜西夷,包括四国联军也大败后赔款赎俘才脱身,他觉得天才不足以形容女婿的妖孽。

    加上看到并经李琪转达沈磊在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更明白大明已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对女婿下南洋的计划十分积极,因为他突然明悟沈磊完全已有独立一国的实力,李家因他而有一个退步并甚至是成为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而沈磊的实力如何,李家今后的前途如何就看此时协助沈磊的移民,至于后面不必考虑,毕竟大明这条船很大,那怕七穿洞一时间沉不了。

    因为看懂沈磊的计划他倒不会催促女婿此时上个尊号,或助大明获得个爵位,只是帮助女婿从大明这条庞大且破漏之船往沈磊的小船赶紧搬运些东西,如此才可以在女婿的船上过上更优厚的生活。

    连青萍之父也渐渐看清大明已经外强中干但女婿还不到高调时间,沈磊怎可能被一阵劝进声弄昏头脑,在他表示此时时机未成熟后再没有人提出了,而时间飞快,转眼就是崇祯十五年1642,到了扩编骑兵之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