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七章 始有官员成批来 新(第1/3页)  万历恶霸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冶心事酒后吐露沈磊有些尴尬,若是崇祯年代内忧外患产生末世判断还有点道理,万历时就有这样的联想还是未出家乡十里的少年太牵强了。

    实际上诸葛再生也根本不可能在万历四十四年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明末的事件还有偶然性,如天启不早死或有子继位就有极大的不同,不是一定之数,沈磊完全是后世知识加不大愿意钻进大明的紧箍咒,才不愿继续考试进入大明官场的,而不是他真先知先觉。

    正是这样他对青冶的赞叹不愿意继续,转移话题道:

    ‘子安兄夸奖,小弟也只是觉得中原地少人多、兼并厉害,让富人吐出土地连自己也做不到,让士绅纳税同样不可能,如此下去不免会逼人造反。‘

    ‘而参加考试成为翰林非易事也,成为翰林入阁也不一定能成事,就算是权如张居正的改革也是半途而废。自忖没有张居正之才,更不可能有如他的机遇,这样一来靠改革来挽救大明希望渺茫。就是自己一切顺利到现在能入阁算得上奇迹,能挽回颓势可有可能。‘

    ‘这、、、‘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除非如曹操一般独掌大权、杀伐果断。只是欲做曹操非容易,成了曹操如骑虎背能上不能下,稍一不慎粉身碎骨因而当时决定走一步算一步,先保自身,后救百姓,有能力再考虑救天下。‘

    ‘如此一来比较自由,不至于为了理想求权力,有了权力也不大好办,在大明要比张居正还有权力岂是容易?还是自己这样干救一人是一人反而慢慢将成功了。此时我们已经将整个辽东夺占过来了,下一步、、、‘

    ‘什么?什么辽东被、被你、被你夺了?、、、‘

    辽东两字比较敏感,闻声青冶词语有些失常。他对沈磊实力比其父还要不关心、不了解,只以为最多移了百万难民、灾民、饥民去了台湾,成为了超级大地主,说破天也只不过是化外之地台湾的小土王。

    至于辽东是满清的龙兴祖地,大明的钱财主要是因这里被榨干的,实在是大明内忧外患第一大祸患。这样的地方此时沈磊却轻飘飘地说被他占领了,即便是对方主力不在也非同小可,由不得失态。

    不管怎么说青冶也是在官场混了许久,失去辽东对满清的意义肯定知道,惊诧之后马上关心起其它,问:

    ‘子坚弟此话当真?若真是如此不怕满清人会用主力反攻?、、、‘

    ‘这山海关已在我手,满清人也会在二个月内移送南洋种地,有什么大不了的?满清人主力全回辽东怎舍得京师等地?赶回来也来不及了。‘

    ‘哦,也是、、、好一个绝户计,这一来要断子绝孙了、、、‘

    ‘断子绝孙不至于,去南洋仍然是他们的血脉。只是满清作为军队却是没有后备了,越打越少在中原很难长期坚持下去了。‘

    ‘既然如此子坚弟莫如以此功归朝廷效力,自可奠定恢复大明的不世之功,封王或许困难,封个国公没什么悬念的。‘

    ‘这大明还值得保?‘

    ‘嗯,弘光听说确实是有些不贤、、、‘

    ‘这贤不贤乃是东林人纠葛不定事实,关键是大明是否值得救。此时救了大明大明的痼疾仍然不能去除就危机仍然在,作为大明新贵要改革只能成为超级权臣才行。而成为权臣即便是让大明的一切都恢复最佳,自己没有事子孙也会遭到清算的。‘

    ‘古往今来几个权臣有好下场?曹操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地盘都是他打下来的仍然被当作权奸,他儿子不篡位就等着被灭族,所以为省事与好名声我才没有沾过大明一点便宜或官职。‘

    ‘那你眼睁睁看着华夏之地遭受劫难?‘

    ‘这不可能,之前是没有兵力,现在我打算开春时挺进北直隶、山东、山西等处,分三五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