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六一章 视察鞍山与沈阳 新(第2/3页)  万历恶霸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低廉的材料。

    看到的鞍钢比纸面上更加直观与亲切,加上沈磊从前口子村的时候就开始建造高炉,不断地扩大、改进、再扩大、再改进,看到今天的高炉才有一点后世工业产品的模样心里也是有些如热流滚动,因此差不多走遍了这里的每一个分厂。

    在鞍钢停留了三天他去了重新从奉天改为原名的沈阳,此时的沈阳人口不剩下多少了。为何如此当然是辽东人口减少太多,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

    就算是工业也是以鞍山与锦州为重点,原因是这两处一个有资源,一个靠海边运输方便,沈阳即便是通了火车也不及锦州方便,或者还要在人口更多时才会考虑发展沈阳的。

    不过既然不准备发展它沈磊去干什么?实际上是沈阳有些问题等他去拍板,这些事书面也能处理,主要是不急,还有反正他也想带着家人走走看看。

    到沈阳有一百六七十里路,这次沈磊一行只能骑马或乘马车。他这次出行是在五月,这时辽东已经是春耕季节,其它地方因缺人口荒芜弃地遍野,但在大道两边虽然一些土地也没有耕种,但还是耕种的比较多,地里忙碌耕种的农民不少见。

    此时耕种是不是农庄的人十分明显,因为农庄都是双牛拖曳的联合耕种机,集犁、粉碎、起垄、播种、复盖诸功能为一体,一行走过就是宽达近米的一垄完成一切耕种程序的土地,比分别作业速度快了三四倍,质量高出三五成。

    这样的农用机械在机械动力前已经是登峰造极了,就算是到了机械动力时代的农机也不过更大更快些,在功能上却是差不多的,如此集成当然是沈磊的主意,不然不大可能此时现世。

    因为有一系列配套农具、充足的畜力、先进的耕种技术、先进的管理制度、种子筛选培养制度,辽东的农庄生产效率高之高让少数自耕农从一开始的不大在意改变成有些羡慕妒忌起来。

    因为辽东汉人基本上都沦落为满清的农奴,等辽东一解放这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参加农庄实在是顺理成章。因为农庄给予他们整治村子、耕地的钱粮,以及耕种所需要的农具、畜力、种子。

    等加入农庄因有先进的农具等物质条件及庄长指导一切,不仅人均耕地面积比自耕农多,还有牧副林渔等各种其它收入,虽然上交比例多生活反而自耕农更好。

    另外农庄办夜校、购物有优惠、选拔干部与当兵优先等好处让自耕农羡慕不已,让不少自耕农也放弃之前种自己的地才能多收入的观念转而加入了农庄。

    不过此时的自耕农日子也不错,他们在满清时代经济上受到的压榨更多,在政治上备受歧视与欺凌。在护卫队来后政治上再无欺凌与歧视外,经济上只上交什一税比以前轻松许多。

    还有虽然比农庄的人购买时稍贵的盐、布匹、成药等好处,因为此时的盐只有之前十分之一价格,布匹、鞋帽等为三分之一左右,药不大好比较反正很便宜了,这些都使他们的生活好过了太多,所以对护卫队的到来真是感激涕零。

    在五月的辽东乍暖还寒,但与台湾常年湿热的气候比这里显得开畅气朗,令人觉得空气清新。看到辽东基本上恢复生机沈磊很开心,有时看见有人耕种过去与他们聊聊,了解一下他们此时的生活状况。

    因为不急于赶路从鞍山到沈阳的距离比营口到鞍山还近一些反而用了三天,这比之前用三个小时却不是用不赶时间能一言概之的。

    到了沈阳确实是犹如鬼城,这乃是此时的城市几乎全都是消费型的,只有少数丝绸、棉布产地才是生产型或生产工人支撑蛮大一块人口比例,其它城市虽然有一些手工业比例却不大。

    这样的城市靠富人、官吏、驻军及为他们服务的人或商业存在的,正因为如此沈阳在满清期间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原因就是皇宫在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