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零六章 火箭鱼雷要问世(第1/2页)  万历恶霸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于沈磊这个额外因素致使科恩的计划彻底失败,这一来他真是有点左右为难了。这不是说他手下只有这七条武装盖伦是最强战力,仅更专业的战船在巴达维亚就有十几艘。其中最强大的威廉亲王号有四层炮舱,装备了五十多门大炮,相当于鸦片战争时期英国的三级战列舰,这十几艘专业战舰起码是七艘盖伦六七倍的战力。

    可惜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最重要的贸易货物是香料,而且与西班牙及周围许多绿教国为敌,种植香料的殖民地也不稳。巴达维亚本就是屠杀土著夺取的,这支舰队是定盘星,一旦离开时间过长恐怕有不测发生。

    而这首先是肯定的,因为去一次台湾海峡不作战来回一趟费时也是大半年。这期间发生更加不能接受的,所以在无法动用这支舰队情形下他也难于凑集起能战胜已轻松打败自己七艘盖伦的船队来。

    这并非荷兰东印度公司没有武装盖伦,而是这些船各有任务。首先运输货物没有武装盖伦就如小孩手持金元宝过闹市,这在海盗遍地的时代如同给人送钱一般。因思来想去一时间根本凑不出太多力量去台湾海峡找沈磊决战,他最后还是决定先派特使去谈判。

    这也是无可奈何又必然的选择,因为他派不出自己的最强舰队,也一时凑集不了至少十几艘武装盖伦去反击只能先谈判一下,看对方条件是否勉强可以接受。

    而且据沈磊的信件所言被俘者有一千多人,这么多人赎金不菲但不可能能赎而不赎回的。加上信件中也予以双方展开贸易的期望,虽然提出这将在对方主持下进行并收费的一系列先决条件,但这并非不可以谈判的。

    因为在经济上给予一些好处并非是不能接受,此时欧洲从美洲挖到了巨量银子,亚洲货物再贵也只有欧洲市场的三四分之一,即便是加运输费、运营费,再加额外付出一些费用,只要有充足货物运送回欧洲仍然是有利可图不会吃亏的好事。

    正因为考虑到赎人;凑集能战胜护卫队船队不容易;可以谈判双方商贸合作,科恩虽然不甘心但仍然第一时间决定马上派出使者去台湾谈判,为早一点解决他还让特使第一时间就乘上一艘小型快船出发了。

    对科恩是否纠结与派更大舰队来还是直接来谈判沈磊倒不担心前者,这是他知道荷兰人的预备力量不足,一时间根本派不出大量战船。再加上有大量俘虏在自己手上投鼠忌器,及自己许以双方在贸易上合作,所以对方是否甘心不重要,先谈判一下是肯定的。

    只是此时这个路程要好几个月,他也不会专心等待,所以战胜荷兰人后布置战后总结、死伤者安葬抚恤,各部队表彰;施行靖海计划浙江段第二期行动;完全接管台中台南等事宜后安安稳稳过了元旦仍未见荷兰方面来人也不心急,而是再次开始巡视所有工厂来。

    这段时间沈磊忙着对付荷兰人,战而胜之后先处理战事善后,次进行靖海计划,接着又布局接管全台湾。虽不是忙得废寝忘食,全部精神放在这些事上,但也无暇处理工业发展上一些技术、工艺、材料上的问题。

    更别提这些问题对现在的战事与接管全台湾关系不大,而且还蛮费时间与精力,在此情形下他只能选择暂时放放,鼓励褚阿六、吴宗仁、廖星斗、崔新根等众人大胆尝试别怕失败与费钱。

    因沈磊一直放手让这些人发挥,让本来只能算小有才能的能工巧匠成长非常快。而他们的快速成长除大胆放手使用,当然还有他给予的技术、知识辅导指点与文化教育。

    还有一点是沈磊让他们自己互相传授经验,广带徒弟与给技校学生上课,一改他们过去稍有一点技艺便藏着掖着的陋习。而正因为如此他们自己进步非常快,还发现了不少好苗子,可说是工业基础越来越好。

    作为后世灵魂沈磊当然明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实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