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零章 有冤难雪的屠杀(第1/3页)  万历恶霸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半年的靖海行动在六月就完成任务,舰队回了基隆休整总结。这也是为避台风高发季节,毕竟大风天气登陆一个陌生海滩风险不小,不必如此着急。

    舰队虽回了基隆,台南的贸易城仍逐渐热闹起来。这是浙江商人已经可以沿海行驶到南麂岛斜折向西行,到台北沿海再折向南行不仅没有海盗威胁,有指路图一路避风港、淡水补充都有保证,因此风险真是不大。

    其实沈磊此举也不是所有人大为获益,最获益的是初入行的小商人。他们之前不认识路,没什么自卫能力最易被海盗抢,船况船员经验也不支持跑到马尼拉。

    而现在货到台南可以马上交割,虽然要交税费,一切比较正规不必怕被抢被骗。而且这样走一趟赚头小却是来回只需一个多月,本钱不多还可以贩了回头货在当地卖还属低价俏货。来回货银行结账方便又可靠,确实是小本起家的最佳选择。

    相比之下老跑海的大商人获益少许多,少数几个巨头甚至是可能失去优势。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们的财力足,与官员有千丝万缕关系,或者干脆就是超级士绅之家族的生意。

    有此优势他们有收购货物与出售货物的渠道,因为船大又多也不怕小股海盗,与大股海盗有所勾结。甚至还是海盗的大窝主,收了脏物再运送马尼拉出售,赚取超额利益。

    而现在小商人运送到台南的货过去大都转手卖给这些大商人或搭股的,所以小商人的自立与新冒出来对他们实在不是好事。加上台南的收购价低,小商人过去赚不到直接交易的钱,对这个比例还是满意的,但大商人过去越大现在越凑不足货,到台南又赚头小。

    故而他们过去根本不怕海盗,还能互相利用压小商人,这一来沈磊创造的安全环境反而不是助力,而是慢慢拉紧的套索,一出现就让他们呼吸困难。

    对这个变化始作俑者沈磊也是清楚的,但他对此却是乐观其成。如此旁观一方面是他不仅不乐意那些只顾赚钱不愿拔一毛救国的人继续发财,同时确实也不大好控制。因为沿海大大小小河流都可以开出一条十吨以下单桅船,平平安安地行驶到台南交易货物并采购了物资安全返回。

    能做到这个当然是沈磊为他们的出行安全清除了海盗的缘故,至于小船除去海盗威胁又知道航线只需横渡台湾海峡时挑个好天气就行了。

    另外整个清剿过的地段现在活动着不少武装探海与哨海在巡逻,并检查与登记各条过往船只及指点航线、提醒天气变化。这一来连商人间黑吃黑也不见了,迷路、遇上坏天气的情形也少见了。

    另外沈磊也从二方面欢迎小商人,原因之一是小商人因周转快,处于底层,在收购时比较大商人宽厚,而且又将自己的优质商品运回去直接出售给农民,客观上比较惠民。

    另外小商人议价力不高,不似大商人会动各种歪脑筋。而且沈磊可以让手下干部直接指导这些小商人因地制宜发展各处特色产业,间接推动发展各地方经济,并可进行更多合作。

    这些合作比如是粮食或移民及矿产等等,总而言之小商人触角深入每个角落,对地方事务比较关心。不似大商人完全成为经济动物,不过大商人此时似乎是更愿意去马尼拉,对此沈磊也不限止,可保护费却是要交的。

    台南贸易城渐渐兴旺沈磊建造的大丝绸厂也初步完成,收来的生丝正好用于生产新织机生产新面料。新织机肯定比老织机有较大改进,而新面料不仅体现在色彩上,还有花色也更欧化。

    能达到如此一是沈磊财大气粗又舍得投入,次是有较强的机械设计、制造能力。更关键在于他见识广、不保守、敢创新。正因为有商品经济观念,生产、销售目的性强,所以他决定贴近欧洲顾客审美生产。

    除了决定出售更多制成品沈磊对茶叶也进行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