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四章 蒸汽动力曙光现 新(第2/3页)  万历恶霸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罪羊将带往台湾审判。

    这签字后就是通知天皇与各地大名来江户议事,此时众人还以为双方谈崩了,到达了才知道商讨划区域;指定各区首席大名;在赔款赎俘上各大名分担之类实施细节。

    至此参与会议者才知道德川家光没选择抵抗,答应护卫队的条件,这让众人不必再作为难又痛苦的选择,心里非常开心。

    但如何分划区域,谁当区的首席大名都是不大好办的事,会争吵很久。胡文东等人没兴趣全程陪着他们,只留下一人充当见证与监视人其他人带了一百多万两银子先回台湾了。

    胡文东等人回到台湾台湾已经完全恢复战前面貌并开始再次蜕变得更加繁荣,俘虏开始陆续赎回,但他们修筑的道路、工厂,开垦的农田让台湾荒芜的地方变小处不少。

    只是此时整个台湾处于战略准备期,扩编的部队在紧张的训练之中,外人不觉得但体制内的人都觉得此时台湾正处于柴堆下闷烧的时候,火热外面却看不大出。

    这次扩编一下增加了一倍兵力,可沈磊除了去扩编完成部队去看看,与士兵们见个面讲讲话其它主要是在干部名单上签个名,比他刚拉起武装的那几年不管训练条例、内务条例等等条例;部队编制、武器配备等等事务,包括教士兵识字、教干部战术,可说是一手包办、无所不管。

    现在一切早走上正规化,他刚开始制定的条例、规范、标准等等已经几次修改,部队也是一点一点扩编出来的。因而这次扩编的另一半几乎都是识字超千,训练超一年的老兵,因而新兵中不少新移民文盲多仍然是此时文化最高的军队,他一点也不必关心细节,因为一年多后新移民士兵大多数也会识字超千的老兵的。

    在军队建设上沈磊已经度过草创期进入完全能自己发展的成熟期,只是战略战术还需要他的把关与点拨,但下南洋的计划从部队扩编、后勤保障、移民运输、物资保障、行政机构、行动日期等一切规划定当,他此时不必太关心。

    行政管理上机构也搭建起来,格局虽小却是人口还少,不必弄个虚名架子。而且现在有胡文东之类人在算是有了个秘书处,军政事务经他们整理处理时省力不小。

    因这些原因此时沈磊的军政事务不忙,因而又有多余时间关心工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说实话只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与知识才是他无法撼动的立身之本。

    如明石之计他没有这二项只有死守台北一途,而且之前也不可能发展如此快、如此顺利。此时军政方面倒是不必太关心,或在下一次重大变革前不必全力以赴,可是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则不然。

    这是毫无办法的,军制政体没有国家三五年一改的,农业发展与技术进步全靠工业发展与技术进步。落后就要挨打的情形离沈磊这里还很远,况且他在台湾建立的是军队、文官、工匠并尊;工农兵学商平等;推崇科技发展的制度,让工业发展有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另外沈磊在台湾建立了一个工业基地,对工匠予以高薪重奖,对他们进行文化与科学知识教育,建立各研究小组,办起技术培训学校,将成立理科大学及推出专利法,但他的知识虽碎片化,学习过的数理化回忆起来也遗失太多不连贯。

    可是比他经过激发已经很神了的手下,他还是如一个神秘宝库,不时能摸出意想不到的宝物。台湾的工业本由他亲自指点下发展起来的此时他有点闲各个研究小组转了一圈最后在蒸汽机项目停了下来,此后基本上每日都会去转一下。

    为何如此乃是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即将完成,之前虽然已经生产出驼锅机并在干着抽中水之类的活,并进行装车辆装船上试验却毕竟太原始,热效率也低得可怜。。

    这时研制的蒸汽机热效率应该可以超过10%,一旦成功乃已属于成熟的工业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