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八五章 尚可喜被迫归顺 新(第1/3页)  万历恶霸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磊信心很足而护卫队出征部队传来的战报虽迟了许久却与参谋部作战计划差距不大,等巴达维亚荷兰人城堡被破,荷兰人投降的战报传来他在欣喜之余,之后的心思当然放在如何在南洋发展,如何对待那些华人富商及其他归顺者等问题上来。

    其实下南洋他虽谋划已久却不是仅将欧洲殖民者赶走就行,在台湾一切由他自己发展起来比较单纯,但南洋有欧洲人;有各种出身、不同心思的华人;有普通土王;有绿教苏丹等等势力。

    即便是他的华夏自治会统治下的人也将会有各种来源,虽然各国来人将居住在国际贸易自由城里,整个区域也不再是一类人、一种声音。甚至在宗教上也复杂了许多,不再如大明仅有佛、道,所以下南洋后在统治区、统治人口大扩展时也变得更复杂。

    为此沈磊的办法是逐步接收南洋计划中要占领的地区,另外就是重新修改或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土地法、税收法、矿产法等等,及宗教法、行政法、刑法等等。

    这些法在台湾虽然执行得比较顺利可南洋地区实际上比在大明还复杂,又分散在各个岛屿,虽然中小岛屿及澳洲单纯,其他地方沈磊担心会不会有些意想不到的入矛盾冲突,所以他的注意力在巴达维亚战事结束后主要是放在这里了。

    不过此时向南洋移民还属刚开始倒也没有发生不妥,反倒是不久他被尚可喜的动向转移了注意力。尚可喜在毛文龙死后东江镇范围内第一个向海洋岛护卫队的负责人表示有意投靠沈磊的台湾,只是有意向没行动。

    其实这段时间除尚可喜外东江镇不少高中级军官表达过这个意念,至于原因不外是他们与满清有血海深仇,一般来说不可能投降过去,可大明这里也不大接受他们,在历史上他们乃是走投无路。

    现在有了台湾这条路留个后步也是人之常情,但他们对台湾的实力不了解,也不会真相信沈磊会真诚对待他们的,这是造成孔有德重走历史老路,耿仲明投了台湾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也是个人性格所致,如在选择投靠台湾还是在登莱坚持时孔有德不甘人下,觉得在山东前途很好,等发现不是他所想的那么回事时已经一条路走到黑了。倒是耿仲明野心不大,果断直接去了台湾。

    耿仲明到了台湾觉得还算满意写信给东江镇原同僚部下,他的话可信度高,不少在东江镇郁郁寡欢的中层军官也索性去了台湾,不过尚可喜却是没有行动。

    尚可喜一直没有行动初期乃是虽觉得满清不可能投靠,大明这里也不当他们是可靠自己人,但对沈磊那里也不了解,暂时在大明这里还过得去也不急于走上离开家乡前途未卜的路。

    后面毛文龙死后经过一段时间混乱东江镇由黄龙出任总兵官,黄龙对尚可喜十分信任,引为心腹。特别是毛文龙一死东江镇混乱、内耗一阵实力大大下降但仍然能坚持下去的,如此情形尚可喜更加不可能愿走。

    何况耿仲明去了台湾已经将台湾的情形与对他们的安排传了回来,从耿仲明介绍可以看出台湾真富裕,士兵们吃饭每日两荤,军饷也比东江镇高几倍,确实是好出路。

    只是在台湾军官们的特权少、管理严,兵也不再如军官私有,这对中下层军官而言还不算什么,但他这样的一方军头吃亏就大了,这军营中任意施为的威严没有了,再加上此时黄龙信任当然不愿去台湾了。

    尚可喜此时不仅没有投降满清的念头,历史上还对孔有德投清遵黄龙军令进行过袭杀。而这时候历史虽因沈磊有些变化,孔有德在登莱支持不下时再次走投无路欲投满清时尚可喜仍然是遵黄龙军令进行了袭杀,可惜海上茫茫他仍然不能将孔有德擒杀。

    孔有德投了满清带去了一些重炮及孙元化在澳门被沈磊占领前聘请的葡萄牙炮兵、铸炮工匠,使满清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