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九八章 多尔衮台湾之行 新(第1/3页)  万历恶霸地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到沈磊的指示沈三林立刻领会,在点醒吕才根后随即去胶州求见知县李云生。他的求见马上获准,原因是沈磊虽有岳家庇护但对县官每年该孝敬的也没有少过,在知县眼里属于上路的,而这些事由沈三林在办。

    正因为如此沈三林上门求见知县也不摆架子,反正真有事也不会白忙乎,比其岳家在胶州比较强势这个大财主倒是一点也不仗势蔑视人。

    其实这是沈磊不愿省小钱而可能多出事端,一切按大明这里的惯例走,虽然他宁肯按章纳税赋,却是为正常形象只能行贿后少交了大部分钱。对此他再反感也一直在做,因为不如此反被他人视为不正常,岳家也觉得丢了他们的脸。

    这明显坑国家或坑农民的行为才是有权有势人的专利,既然如此沈磊也只得循俗。而有了经常打点关系沈三林第一时间见到了知县并告知了沈磊的意思,这让李云生一时愣住以为梦中。

    之所以会愣住乃是人之常态,他作为官员当然知道济南已破,心里也担心胶州会不会受到攻击,好在这几天没消息清兵过来才稍放心。那知沈三林过来对他说有清兵突然袭击前口子村被打死不少,割了较完整首级七百多,要与他商量如何报捷。

    这消息比晴天霹雳还骇人好不,一个宁远大捷才二三百首级,清军两次入侵与关宁铁骑及卢象升的天雄军大战只怕也没杀死这么多清兵,你说李云生肯相信不。

    还好沈磊也是有点实力的,李云生听传闻说他在台湾声势不小,沈三林又孝敬不断,好说歹说才随着去了前口子村看到了首级、马匹、刀枪、旗帜等实物才相信这是沈磊不欲招摇才让出来的功劳。

    看到实物李云生才同意沈磊的安排,找上灵山卫指挥使及胶州守备等人商议,最后才议定这样一个故事,即清军误听人言突然袭击前口子村,村团练吕才根顶住进攻并向胶州求救,知县李云生会合灵山卫指挥挟使陆承祖及胶州守备等共兵力五千兼程赴援,差点儿全歼清兵,其中灵山卫斩首五百多,胶州守备斩首二百,前口子团练死伤惨重,但反击时斩首数十。

    这个故事很完美,也符合逻辑与常识,或者至少说得通,由胶州知县、灵山卫指挥使分别上奏经通政使交上后皇帝与内阁都是既兴奋又不敢相信,实在是这个战绩太辉煌耀眼了。

    在派出使者验明首级、旗帜、刀枪、盔甲等全都是真货后邸报上就大登因之而升官的人,包括李云生也在特例升官之中,连吕才根也升了守备,只不过驻地仍然在前口子村,只不过有个官方身份武装力量可以更公开出现外,还将缴获的刀枪、盔甲低价处理了。

    这是沈磊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另一个是混淆黑白此时还不见效果。这是因为豪格离开,副将遵命与岳托会合时再不撤走太迟,觉得没有人能伤了五千人马,岳托以为他抢到什么奇功竟然一声不吭先退回去了,心里十分火大故也没细察带了掳掠的人口也回去了。

    等回到长城外才发现豪格并未先退,接着又传来上千清兵被歼在胶州地方,问了王祢家人豪格去向应该还真是那里,之所以不肯定乃是王祢也没告诉家人详情,根据王祢家从那里过来只有带路去那里。

    据此看来被杀清兵应该是豪格所部,但另四千人怎会失踪,不可能明军杀了而不报功,而未死怎么会不回来的,就所谓死要见尸活要见人,此时两者都见不着难道大风刮走了。

    这疑惑直到清军回了盛京等了三月仍然未解开,从大明传来也就近千人被杀该是豪格手下,其他人此时与马早去了台湾,他们实在打听不到任何消息,实在没办法于是派出不少人去山东找,前口子村也是重点之一,毕竟报捷文书也说一千人在那里打过仗。

    这时代旅行十分不便,调查人员也不可能尽是赶路,这一来等有消息传回盛京已经是崇祯十二年年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