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二章 敲诈鬼子五个亿(第2/2页)  空降16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吕鹤举道:“就是交通不太便利呀,离我们的宿舍区太远了。”

    高峻山道:“将来可以在这附近建造宿舍区嘛!你们不要太悲观,不出二十年,等将来汽车造出来之后,这里也将会繁荣起来的。”

    吕鹤举领着高峻山进了一所房间,这里就是他目前办公的场所。这间办公室比起皇城里面原来工部的,大了不止一倍。

    高峻山坐下之后,就开始询问吕鹤举几个新兴产业所发展的几个问题。

    他首先询问的是轴承厂的发展,听取了吕鹤举关于轴承厂的发展汇报之后,他希望工部能够在上海c西昌c曼城和仰光这几个新近发展的城市,办一些轴承厂。

    吕鹤举提出办轴承厂的诸多困难:“陛下,轴承厂所需的配套设施十分的笨重,只有在京城附近才有这个条件建轴承厂,而且,轴承厂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耗用相当多的电能,这也是在京城附近才能够建厂的原因。”

    高峻山批评吕鹤举:“你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轴承是运输车辆上面的重要部件,将来汽车c自行车在城市里面盛行的时候,你们就会知道朕今天所给你们的建议是不会错的。”

    吕鹤举拿出一份文件放在高峻山面前的案前,道:“我们会对陛下的建议进行认真的讨论。”

    “这是什么?”高峻山指着文件问。

    吕鹤举解释道:“这是水利司司长李若星治理淮河的计划书,请陛下审核一下。”

    高峻山严肃地说道:“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你先给朕作一个简略的汇报吧!”

    吕鹤举向高峻山解释,由于淮河下游排水不畅,淮河一直都被老百姓称为“害河”。从1194年至1655年的461年中,淮河流域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一百八十四起,平均二年半就有一次较大洪水灾害,每次洪水泛滥,常使几十个县和上千个城镇沦为汪洋泽国,受灾人口数逾千万,每次洪水泛滥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葬身鱼腹。

    洪水给淮河百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同时,也给华夏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因此,水利司在司长李若星的提议下,计划对淮河进行一次全面治理。

    治理的方案就在这个计划书里面,是李若星起草的。李若星是前朝工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对河道的治理有着丰富的经验。

    高峻山大致看了一下李若星的计划书,其总的框架是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中游修建蓄洪工程,下游扩大水道,以控制淮河水域的流量。

    他对吕鹤举道:“朕同意李若星的方案,你们工部把治理淮河这件事情重视起来,一定要把淮河兴建好。”

    高峻山说完,提笔在这份文件上面批示,“同意治理淮河,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

    他书写完毕,就将文件交还给吕鹤举,然后由问了另外一个问题:“科技院正在研制印钞机,印钞机很快就可以投入生产,你们工部有没有在这方面进行准备?”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