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隆庆用高拱(第2/4页)  唐船——明末海内外的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弊、惩奸恶?徐阶,你老了。”

    对于皇帝的自我辩护,徐阶没什么好说的,下朝回到家,便写下一份告老还乡的辞呈,很快就获得隆庆皇帝的批复,然而,朝野上下对此事看法各异、议论纷纷……

    以邹应龙为首的不少官员,上奏章极力挽留;另有给事中张齐等人上疏,严厉弹劾徐阶,弄得隆庆皇帝左右为难。

    这一日,隆庆皇帝把高拱招进宫,由于他平时深受徐阶的器重,又是老臣李春芳推荐的,想听听他有何高见。

    “高拱,对徐阶致仕回乡一事,朕问你怎么看?”

    这高拱刚从外放之地回京不久,在徐阶的举荐下,他才进入内阁,排名在徐阶之后,对于这个问题,确实让他很难回答。

    沉思片刻,高拱答道:“陛下,此事可问问海瑞。”

    隆庆皇帝顿时一愣,颇有疑惑地问道:“为什么要问海瑞?”

    “陛下,想当初海瑞弹劾先帝,本该问斩,正是徐阶等人营救,才没杀他,微臣以为,这位铁骨铮铮的忠臣,正是先帝刻意留给陛下的。”

    “言之有理。朕初登大位,所做第一件事,就是赦免海瑞,让他官复原职,接着,又升他为大理寺卿。高拱,就让他上个折子吧。”

    于是,高拱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通过太监递给隆庆皇帝。

    “海瑞的奏折,臣正要呈陛下御览。”

    隆庆皇帝接过来,读到其中一段:徐阶侍奉先帝,不能挽救于神仙土木工程的失误,惧怕皇威保持禄位。然自从徐阶主持国政以来,忧劳国事,气量宽宠能容人,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然齐康等心甘情愿充当飞鹰走狗,捕捉吞噬善类,其罪恶又超过了高拱。

    看到此处,隆庆皇帝知道他有备而来,低头看看高拱,厌恶之情写在了脸上,然而,此刻的高拱却没有丝毫羞愧,倒显出一副道貌岸然之态。

    沉思了良久,隆庆皇帝禁不住放声大笑,点头讲道:“不愧一招妙棋,既然如此,就让徐阶卷铺盖回老家。”

    “陛下圣明,微臣看来,海瑞刚正不阿,应晋升正三品,赏佥都御史衔,可外放应天府巡抚,辖应天、苏州、常州、镇江、松江、徽州、天平、宁国、安庆、池州十府及广德州,这些都是我大明钱粮出处所在,陛下恤商开关之后,海外白银将会源源不断涌入江南沿海,若非海瑞这样的人品,何人能经得住这白花花银子的诱惑?”

    “高拱啊、高拱,你这一石三鸟,即除去政敌,又拔掉身边一颗钉子,且不论你有没有这样的私心,总之,给朕帮了大忙。”

    “陛下圣明,臣诚惶诚恐,断无此等心思。微臣认为,李春芳大人应该领班文渊阁,恳请陛下恩准。”

    “李春芳虽是厚道之人,却当不起大用,你要是不来领班内阁,谁来给朕开启中兴时代?”

    “臣谢主隆恩!”

    就这样,通过内阁首辅高拱举荐,四品户部主事海瑞更上一层楼,被隆庆帝外放应天府,当上了正三品封疆大吏。

    就在海瑞履新当日,汤景带着朱辉一大早回到南京,徘徊在烟波浩渺的秦淮河畔,六年间,家乡早已物是人非。

    据说在秦始皇时代,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得名秦淮河,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两岸,十里秦淮、画舫凌波、富贾云集、青楼林立,如此繁华景象,把朱辉看得流连忘返。

    望着自家那高墙大院,汤景却没勇气去敲门,忍不住失声痛哭。

    “看,那就是我的家……”

    “哥哥,请不要太难过,到家了就好。”

    “你有所不知,早年,我往来于广东、福建等地经商,原配夫人何氏没有儿子,我就在外面娶了二房刘氏,生了个儿子,把他们母子带回南京,哪知道,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