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4、月是故乡明(第2/3页)  唐船——明末海内外的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其实,李如松将军也给胡大人来过书信,李少帅深谙兵法、智勇双全,在与蒙古人历次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是兵部表彰的楷模!灵儿妹妹,你还在等什么……”

    许灵儿实在听不下去了,双手捂着脸失声痛哭……

    这时,阿德公适时劝道:“孩子,天不早啦,我们回去吧。”

    于是,许灵儿止住哭声,点头答道:“爷爷,终于认识家门了,今后我还会回来的。”

    阿德公关切地问道:“孩子,你还没成家?”

    许灵儿点点头。

    “孩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管当差有多忙,还是不要耽搁终身大事……”

    “爷爷,无论后世子孙将来在何哪儿,都不要忘记这是我们的根。”

    次日清早,许灵儿等人收拾停当要走了,阿德公率全村男女老幼,把她们送往十里长亭,只见他满含热泪,拉住许灵儿讲道:“孩子,你要记住,常回来看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在蒙童朗朗读书声中,许灵儿停下脚步,站在阿德公及送行的乡亲面前,深深鞠躬不止,与众乡亲一一道别……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

    许灵儿含泪离开故乡,众乡亲执手相看泪眼……

    按照既定行程,从九江登船前往南京,二月二抵达下关码头。

    在南京找家客栈住下,许灵儿劝道:“姐姐,一路上你们辛苦了,接下来走镇江、沿大运河至天津卫,出山海关到辽东,这一路我很熟,你们可以放心回去吧。”

    冯安答道:“灵儿姑娘莫要见怪,必须把你送到辽东总兵府,这是胡大人的命令,我们可不敢抗命。”

    许灵儿知道多说无益,便笑道:“冯将军,其实,我想在南京多住几天,不知你会不会介意?”

    “只要你愿意,住多久都行。”

    “这里有位客商,曾遭到海盗绑架,是我们解救回来的,我想去看看他。”

    “悉听尊便,妹妹,只要你不觉得我们碍事就行。”

    既然来到南京,不能不去汤景家看看。于是,许灵儿等人来到鼓楼闹市,敲开汤家的府门。

    “你们找谁?”

    “请问汤大官人在家吗?”

    “这儿主人姓吴,不姓汤,你们走吧。”

    门童说罢,赶紧关上门;许灵儿十分失望,不知汤家有何变故?

    来到繁华都市,许灵儿想请大家好好吃顿饭,一起来到淮扬大饭庄,这儿的伙计非常热情,躬身把她们迎进门。

    还没到午饭时间,店里客人不多,跑堂的给沏上茶水,把菜谱摆在她们面前。

    许灵儿笑着讲道:“今天二月二、龙抬头。冯安姐姐,大家一路陪我尽吃粗茶淡饭,咱们也奢侈一回,想必腊肉大家都吃腻了,现在山珍海味放开吃,想吃什么尽管点。”

    “请不要破费,我们自小吃粮当兵,没什么好讲究的。”

    “姐姐不要跟我客气。”

    于是,许灵儿把伙计喊来,让他讲讲这儿的风味特色;听罢伙计绘声绘色的介绍,每人都点上喜欢的佳肴。

    趁着还没上菜,许灵儿问道:“请问可认识对面街上的汤景、汤大官人?”

    伙计顿时一愣,满脸疑惑地问道:“你们是外地来的吧?和汤景很熟?”

    “都是生意人,有过一面之交。”

    “莫非你们是来找他的?”

    “路过南京来看望他,却不知他搬去何处。”

    “客官,不瞒你说,汤家被东厂查抄了。”

    许灵儿顿时大惊,急忙问道:“这到底因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