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部金陵金梦 4、家世显赫(第2/3页)  唐船——明末海内外的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吴府老家人问道:“老爷,是不是送到兴记钱庄去?”

    吴学政郁闷地答道:“送去吧,现在海青天坐镇应天府,这银子放在家里也是祸害,书房里还有五千两,全都送去吧。”

    老家人前脚刚走,门房的小厮前来禀报,说是汤府的伙计来访。

    知道汤景有事相托,吴学政马上吩咐家丁,帮他找那身打满补丁的旧官服,准备一过襄武东瓯王?”

    海瑞不免有些吃惊,答道:“当年太祖爷洪武皇帝陛下定都金陵,大封诸将为公侯,唯有信国公汤和和太史令刘基刘伯温二人,放弃高官厚禄,主动辞官还乡,后果有胡惟庸、蓝玉等文武众臣居功自傲,争宠夺权,甚至鱼肉百姓,导致太祖爷震怒,能得以保全家族一门的功臣名将,唯有信国公汤和,被太祖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难道襄武东瓯王汤和老王爷,和汤景有什么瓜葛?”

    “海大人明鉴,呵呵,下官也是濠州钟离人氏,和汤家是世交。”

    “信国公老王爷了不起!世间如此低调者能有几人?洪武二十二年,开国元勋都快没了,倭寇扰乱东南沿海,太祖把他从濠州老家召进金陵,问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王爷明白太祖的意思,立刻从金陵启程,沿海巡视到潮州,筑下抵御倭寇的城池六十余座,这才返京复命。就这样,太祖恩准汤家世代居住京师,等到成祖爷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诏以北平为京城;永乐十九年,改京师为南京,称应天府,汤家不愿北上,世袭罔替的王位被免,依然允许他们在此地谋生。海大人,这便是汤景的家世。”

    海瑞听得明白,但还有些怀疑。

    “吴大人,这是一百六十年前的往事,你说汤景是襄武东瓯王的后人,有何为证?”

    “海大人,在濠州钟离汤家祠堂,家谱中有记载,从嘉靖朝往前溯,在汤景的父辈之前,历任应天巡抚来到南京,无不前往汤家拜会,只可惜到了汤景父亲这辈,他却学起范蠡,做起陶朱公的营生,才导致汤景外出经商被掠的惨剧,请大人别吃惊,要说汤家的家底,呵呵,能买下半座金陵城也不稀奇。汤家这几十年十分低调,如今的金陵,知道这显赫世家之人,已为数不多,作为世交,我愿为汤景作保!”

    “世家吴氏清官令海某敬佩不已!既然汤景是豪门望族,又有提学官大人为他作保,等会儿我便放了他,不过,对他那两座宅子,我还会继续监视。”

    “多谢海大人的恩典!”

    朱辉回到汤景的新家,这时,何氏已对丫鬟仆人训话完毕。

    月儿见他回来了,赶忙把他带进二道院,来到一间厢房,指着两个少女讲道:“朱公子,这位名叫婉兮,她叫清扬,据濠州老家人汤诚介绍,她们的名字取自水木清华,婉兮清扬之意,这二位小姐与府中的丫头不同,她们是老爷从濠州钟离请来的,今后听从你的指挥。”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瑶……

    两位美若天仙的少女,身着紧身紫衣,高挽的发髻,配挂锦衣卫一样的绣春刀。

    婉兮的年龄和身高都与朱辉相仿,长得一副满月般的脸盘,白里透红,浓眉毛、大眼睛,樱桃小口,齿白唇红……

    清扬略高朱辉一个头尖,年龄可能比他要小,白皙的鸭蛋脸、丹凤眼、细长的眉毛,一笑两个酒窝……

    月儿看着傻呆呆的朱辉,讲道:“按老爷的吩咐,带她们俩去吧。”

    发现朱辉还在犹犹豫豫,月儿命令道:“公子,按老爷的吩咐办,快去吧,以免夜长梦多。”

    婉兮和清扬跟着朱辉回到老宅,三人翻墙进院,躲在后花园的月亮门,只见刘千户等人还在数银子。

    朱辉问道:“二位姑娘,对付这三个锦衣卫有没有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