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部金陵金梦 56、沈府提亲(第2/4页)  唐船——明末海内外的那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罢休。

    为此,以调查严世蕃那笔巨额财产为借口,东厂决定派黄炳文南下金陵,上报给内阁,很快得到隆庆皇帝的批复。

    这次下江南,东厂派给黄炳文十多个番役,同时,还带上一位豪门出身的杨公子,准备以他的名义,把兴隆钱庄接下来,因此,他这回既没住在翠花楼,也不敢轻易进驻三条巷,而是与这位杨公子一起,悄悄住进朝天宫外的“杨记钱庄”,通过黄锦的介绍,与江南织造局的刘公公建立联系。

    番役又称番子,其实就是东厂专司侦探、缉捕和刑讯的差役,虽说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在南京却是人生地不熟,黄炳文只好找到铁牛,重新把泼皮无赖召集起来。

    在黄炳文离开南京的这段时间,巡抚衙门开始调查沈琦的案子,仍在到处寻找铁牛,所以他一直躲躲藏藏,不敢轻易露面。

    由于铁牛把他妹妹之死,赖在汤景和吴襄的身上,暗中指使手下的泼皮无赖,天天叫嚷着找他们报仇,从惊蛰至春分的这半个月,汤景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天天盼着吴襄来信,希望能把吴莲手中的巨款骗出来。

    之所以迟迟没用兴记钱庄的借款,汤景就是在等这笔钱,因为当时购置这座大宅院,吴襄放过他的鸽子,本来就欠他的,若能把这笔钱弄到手,他不仅想开织坊、还想办钱庄,可这该死的吴襄就没个准信,反而每次托人带话时,都在问汤景有没去帮他提亲。

    眼下清明将至,汤景也很着急,如果织坊再不开张,就会错过丝绸采办的季节;同时,也担心沈家小姐许给别人,将来落得吴襄的埋怨,因此,汤景决定豁出去了,先到沈府去帮他提亲。

    这一日,汤景备好彩礼,在朱辉、宋河的陪同下,一行人来到三条巷;沈老员外听说后,亲率全家老小迎出府门。

    沈老员外自然知道汤家的背景,一见汤景,便迎上前来深施一礼,撅着白胡须讲道:“罪人沈某诚惶诚恐、拜见汤大官人,襄武东瓯王之后莅临寒舍,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

    汤景急忙笑着答道:“沈老员外,不用客气,我是给你道喜来啦!”

    自沈琦投案自首以来,虽说巡抚衙门没来找过麻烦,但沈老员外再也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说不定哪天官府就来抄家,沈氏一门又得充军发配、甚至可能满门操斩,天天提心吊胆的,连上吊的心都有。

    发现汤景带来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沈老员外不知是何缘故,急忙命家丁接过礼盒,显得手足无措,憋了半天才问道:“请问汤大官人这是为何?真是折杀老朽了,快请各位到寒舍一叙。”

    走进沈家大院,汤景叹道:“沈府彷如人间仙境,果然名不虚传,俺那宅子与此地相比,呵呵,真是差得太远了!我看,只有那白鹭洲东园或许能与之比肩。”

    沈家的花厅早已预备好各式果盘,等客人全都落座,仆人献上香茗,汤景也不客套,品一口茶,在嘴里咂咂滋味,含蓄地讲道:“老员外,先给你道第一喜,听说你家大公子犯事了,俺这动用祖上老王爷所有的人脉,舍下这张老脸,到衙门找海大人求情,呵呵,还好!海大人给俺一个薄面,将来不会追究了。”

    沈老员外把眼睛越瞪越大,头一晕差点栽倒,被左右两边的丫鬟扶着,哆哆嗦嗦来到汤景的面前,哭着跪倒在地。

    “汤大官人真是俺沈家的救命恩人,那都是犬子沈琦一时糊涂,上了坏人的当,老朽可是知道,就他那点胆量,怎敢勾结海盗……”

    “好了、好了。”汤景赶忙打断他的话,继续讲道:“海大人乃是包拯在世、狄仁杰重生,世间少有的青天大老爷,你就烧高香吧,再给你道第二喜……”

    沈老员外本以为要释放他儿子,喜极而泣、赶紧磕头,揉着眼角的泪花,呜咽着讲道:“给汤大官人添麻烦了、给海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