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 万军校阅蛮惊恐(第2/4页)  汉末皇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过君侯!”徐晃及伏泉麾下一种将帅行礼道,他们声音洪亮,呐喊声在万余大军前凭白增添出一分庄严气氛,这是汉军上尊下卑的气息。

    在汉代,军中多只称军中将领的官名,而很少称他的文官名,如果其人军中职位已调任,但他有侯爵爵位的话,那就称呼他的爵位名。虽然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地位空前高涨,但在军中却没有后世宋明文尊武卑的传统,将帅除了特殊情况,没有军功,难以封侯,也无法得到军中兵士的认同。

    伏泉几番大战下来,不说战功卓著,但也算此时大汉军中的少年名将,纵然他现在封得是爵位中最低一级的亭侯,但也无碍军中兵士对他的尊重,这不是他外戚的身份,而是他一刀一剑从战场上厮杀得到的爵位,实打实的军功得来的,所以这些将帅对他异常尊重。

    “恩。”伏泉颔首应了一声,扫视了众人之后,最后目光停留在徐晃面前,问道:“军中近况如何?尔等部曲兵马行列可已齐整,甲杖旗帜可已备齐乎?”

    徐晃行礼回道:“回禀君侯,军中人员无缺,各部兵马共计一万八千四百三十二人,另甲杖旗帜皆已齐备,宵小之徒若敢言犯,末将必率军灭之,为君侯分忧。”说完,徐晃冷冷看了一眼度康,眼中威慑之意愈显,度康心中又是一冷,他丝毫不怀疑,若是伏泉此刻下令这年轻将军毙杀自己,自己可能一点儿逃命的活路都没有。

    “如此便好,孤率军南征北战数载,麾下兵马若是无衣无食,岂不令人贻笑大方乎?”伏泉有意的开了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眼神望着度康,语气里却似乎有着一丝摄人的寒意,度康在他身边顿时感觉如果自己之后不顺从伏泉,这位“戾龙”说不得便要大开杀戒,带兵入山中剿灭他那近两千蛮兵。

    其实刚才的这段问话,乃是伏泉有意为之,他早就和徐晃商量好的,这是他的心腹王谋在伏泉事先提出将度康带去军营后,王谋提议补充的一幕,为的就是震慑这在蛮人叛军中十分有威望的度康。

    不然,像军中兵马是否完整,甲杖旗帜是否齐备的这些问题,早就在徐晃大军从江州县出发时,就会被随军的军需文吏考虑好,由各县补足了,哪里需要今日在阆中县城的军营,当着度康的面说出来呢?

    虽然度康已经“负荆请罪”,前来投降了,但是谁知道以后他会不会继续反叛呢?有些人在利益面前最是反复无常,所以才有今日军营中的震慑一幕,就是让他以后若再有异念,就要好好想想汉军的动员能力,以及汉军的人员军备,是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板楯蛮能比拟的。

    当然了,此刻伏泉根本不怕汉军军队里的虚实让度康得知,毕竟此时度康就近两千残兵,在汉军绝对实力面前,度康除非是开了挂,不然只有逃命一途,近十倍的兵力差距,在汉军各名将指挥下,他能胜了真是奇迹。

    见伏泉与这年轻将军一唱一和,度康即使再笨,也该想清楚这其中的关节了,他明白这是伏泉给自己的无言威胁,若是再犯,自己必会被汉朝大军群体灭之。

    之后,伏泉转头对度康说道:“今日却是营中校阅之日,汝可愿随孤一观?”

    “明公有请,康敢不从命。”此时的情景哪里能容得度康反对,他连忙应和道,即使知道这是伏泉有意对自己示威,他还是得答应。

    前面的铺垫基本都做完了,看着度康眼中他本人掩饰不住的一丝敬畏,伏泉明白这铺垫已经达到了效果,而现在,却是该完成他今日的目的了。只见伏泉清了清嗓子,环视面前诸位汉军将帅道:“今日校阅,诸君需奋勇演练,胆有懈怠者,孤必严惩之。”

    “请君侯下令,吾等谨遵君侯之命!”对面一众将帅行礼大喊道,一股肃杀之气咄咄袭来。

    接着,伏泉被众人引入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