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四十三章 宁远之战(第2/3页)  入地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千。

    “后来呢?”我问图尔占。“金册上还记载了什么?”

    “关于白古是神,并且一直协助清太祖夺取天下一事,因为白古有言在先,因此这个秘密只有清太祖知晓,一直以来清太祖都在等待神殿完工的那天,可是发生了一件事却改变了一切。”图尔占说。

    “发生了什么事?”白近问。

    “清军入关攻城略地,虽然受到明军抵抗,但一直都进展顺利,清太祖在修建完盛京皇宫和这里的圣宫之后,原本是打算留在盛京皇宫等候白古的龙脉神殿完工,从而获得长生不死的神赐,谁知道,前军回报,在兴城受到明军反击,清军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兴城!”叶知秋一听在地名,立刻眼睛一亮。“莫非说的是宁远之战。”

    “你知道这个地方?”我看着叶知秋问。

    叶知秋点点头,说这是明清历史上很重要的一场战役,因为发生在宁远,所以文史称之为宁远之战。

    当时清军继辽沈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等四十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大明守军为确保山海关不被清军攻破,屯兵坚守屏障山海关的军事重镇宁远。

    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外一百公里左右,宁远城小不能与有精锐明军守卫的沈阳、辽阳等关外重镇相提并论。

    而且守军不到万人,但是因为占据地势易守难攻,明军在宁远有力的阻止和杀伤了清军。

    “太祖爷听闻之后勃然大怒,亲统十三万八旗军出盛京,西渡辽河直逼宁远。”图尔占说。

    “一城一池的得失,清太祖干嘛如此在意?”田鸡问。

    “宁远的后面就是山海关,那是通往中原的门户,只要拿下山海关便能长驱直入。”叶知秋说。

    “当时宁远已是孤城一座,守军不满万人,清太祖亲统十三万大军攻伐,前有劲敌后无援兵,这根本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战,为什么会被文史所记载?”我问。

    “因为明军在宁远打败了清太祖亲统的大军,那也是明军唯一一次打败清军,史称宁远大捷。”叶知秋说。

    “打败了清军?!”田鸡眉头紧皱想了想说。“明军不到一万人,即便依托地势守城,可要面对十多万清军围攻,怎么可能打败清军?”

    “是啊,能把城守住都不容易,更别说打败清军。”我也好奇问。

    “宁远大捷虽然在文史上留下浓笔重墨的记载,但主要原因是因为第一次打败清军,振奋军心扫除了积累已久的颓势,宁远捷音后,中原空巷相庆。”叶知秋摇摇头说。“但是关于宁远大捷具体的经过,以及到底是如何打败清太祖,却没有详尽的记载。”

    “这金册上倒是有提及。”图尔占说。

    我们连忙追问经过,图尔占按照金册记录的内容翻译,清太祖竟然在如此重要的金册上留下了关于宁远之战的始末,可见这场战役对于清太祖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清太祖率军进抵宁远后,离城五里横截山海大道,安营布阵切断宁远与关内的联系,在城北扎设大营,第二日晨,努尔哈赤发动攻城,命清军军推楯车、运钩梯,步骑蜂拥攻城西南角,万矢齐射城上,城堞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刺。

    城中明军依托坚城,死战不退,清军死伤累累,清太祖当时已经是耳顺之年,但一生戎马从未有过败绩,见宁远久攻不下竟然亲自率军转攻城南,以楯车作掩护,在城门角两台间守御薄弱处凿开两丈见方的大洞四处,宁远城危如累卵。

    “就在这个时候,在城头突然出现驰援的援军。”

    “援军?!”叶知秋大吃一惊。“宁远当时已经是孤城,最近的守军在山海关,根本没有增援过宁远,怎么会有援军出现?”

    图尔占越往后看越惊诧:“还是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