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1章浮生惘然(二)(第1/3页)  公主监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日打发走了心怀叵测的徐延圭和龚陵朗,到了晚间长孙姒又高热不断,手里攥着鬼工球,迷迷糊糊好容易熬到天亮。

    当她醒的时候,南铮正站在窗前修剪刚折来的梅花,指间一株碧玉小枝,堆雪似的瓣,异香甚浓,俨然是金钱绿萼。于是,她在梅香和烟官的唠叨里度过了五日艰难的时光,才得以踏上往汉州的路。

    到汉州第一日,在酒肆就遇上个古怪的郎君。他一眼瞧见长孙姒便红着脸面前来搭讪。连番介绍完自己的身世,也不给人说话的机会,就着急要托人找媒官,甚是好心地问何时递上三书六礼。

    长孙姒反应有些慢,着实不知道这位滔天的热情源自于哪里,很委婉地拒绝了他的好意,并指了指迎面而来的南铮。

    这位郎君显然曲解了她的意思,看到南铮,脸红一阵白一阵,约莫比方才还要不好意思。踯躅了半晌,当众人以为他要羞愧而走之时,结果他语出惊人,既然与娘子无缘,那与这位郎君结秦晋之好也是件幸事

    连端菜的伙计都差点一个跟头绊倒在楼梯口,赵克承胆战心惊,赶在南铮发火前,好说歹说劝走了这位不知打哪来的人。回过头时,长孙姒扒着面无表情的南铮已经笑倒在席间。

    烟官瞧他不怀好意地笑,便数落如何不防着这些人搅扰了长孙姒。那上菜的伙计闻声也笑道:“虽说这汉州城不小,但是如二位这般好看的当真不曾见过,说来也只有汉王殿下那般丰神俊朗的人物。可说到底是天潢贵胄,只可敬仰,连说句话都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长孙姒曾夸过长孙瑄是京城里人人慕之的掷果潘郎,生性又温和守礼,自然可堪诗书古籍里称颂的有匪君子。看来美名是传到这里了,她好奇,抬头问道:“你们都见过汉王殿下”

    那小二穿梭在几张矮几跟前,得了空才笑道:“远远地拜见过,汉王殿下平易近人,寻常日子里出游,身边也不过三五个随从,就从街上过。若是谁家有个难事叫他遇上了,准能解决”

    听他所言,吃酒的几个客人也附和着是,也有人道:“虽说同是贵胄,但是那些在皇城里高高在上的贵人可不能同他比,汉王殿下是个好人,心肠善又仁义”

    满堂的赞扬里却有人叹息:“可惜啊,好人没有好报。你们说说,他这么菩萨心肠,可是老天怎么就不开眼呢,汉王妃的郁证久不见好,汉王殿下也是心力交瘁啊”

    听闻这事,知道内情的都连连唏嘘,再没什么心思张口。烟官捧着碗也食不下咽,皱着眉头道:“汉王妃郁证好些年了,怎么到现在也不见好”

    长孙姒摇摇头,只道:“自从六年前汉王世子出生就夭折之后,阿嫂她便得了此症。五哥虽然日日照料她,可这心病一起若是再想痊愈只怕是不容易。这回咱们去,你先去替她瞧瞧,若是能医再好不过”

    烟官点头,一边仍有人窃窃私语,多是说汉王妃没了孩子的轶闻,光怪陆离,什么无形无状的都有。众人再不愿意听,匆匆吃过饭,打道往汉王府去。

    汉王府在汉州城南,下了马递了青鸾令,长孙姒也没叫人通传,一路径直进了汉王府暖阁。

    桥边水榭上端坐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郎君,眉眼清和,戴着软脚幞头,一件宝蓝圆领团花襕袍,捧了书看得出神。

    长孙姒挥挥手止,住了领路家仆的回禀,蹑手蹑脚溜达进了水榭,自那郎君身后探出两只手遮上了他的眼睛。

    她偷笑时,瞧见长孙瑄无奈地摇头,抬手将她的手握住,“持仪,莫闹”

    汉王妃闺名崔持仪,长孙姒歪着头无声地扮鬼脸,把手又合得紧了一些,沉着声音道:“汉王殿下,你猜错了,奴不是你心心念念的持仪王妃”

    长孙瑄一怔,握住她的手瞬间撤开,搁了书笑容不在,避开了她的手却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