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争辩(第1/3页)  孔四贞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鳌拜虽然是个武人,但这些年在内阁行走,见微知着,看到这么大一群人进来,心里哪里不明白孔四贞是为了避嫌,安排在这相见不说,还整了孔家的人都出来,这样一来,就成了阖府相见,没人能说她与外臣相交了.

    但他要说的事,却不方便其他人知道,当下拱手道:“公主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鳌某有事与公主相商。”

    听到鳌拜连“臣”这个自称都换了,四贞只佯做未觉,淡淡笑道:“我也有事与鳌大人相商,这事却是大家都能听得,不如鳌大人先听我说如何”

    鳌拜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四贞虽然如此说,老夫人与一干女眷见礼之后,就避至了偏厅,除了随身侍候四贞的百灵几个,只有孙豹、孙虎兄弟两人留了下来。

    四贞想到自己之前听的一些消息,深吸了一口气道:“鳌大人如今辅政,可知道因为圈地,街面上最近多了许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的百姓那些百姓们沿路乞讨,冻僵饿毙,可鲜衣怒马,趾高气昂的八旗兵丁贵族和一些有身份的汉臣们却对他们破口大骂,拳打脚踢,甚至还有杀人流血的,您是辅政大臣,自然知道民为社稷根本,不能如此放任下去。”

    鳌拜不以为然:“那些汉民,就知道闹事,我大清,可不是靠他们才成就伟业的,依我看,把带头闹事的,抓几个,杀几个,自然就好了”

    四贞沉下脸:“鳌大人忘了,我们一家人虽是满清的臣子,却也是汉民,您怎么能一概而论,不分青红皂白就将那些人全部都推到乱民里呢这样一来,岂不是和官司逼民反,难不成,您忘了去年因为要修帝陵,加派练饷之事的教训了吗”

    鳌拜扬了扬眉,压下怒气:“公主殿下,女子不得干政,那加派练饷之事,不是在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裔介的谏言下停了吗,短短时间,也没造成多少影响。”

    “我虽是女子,却是掌着定藩王事的女子,太皇太后还要我学习兵策政论呢,难不成,鳌大人倒比太皇太后更有见识”四贞似笑非笑道,“加派练饷之事就是因为停下了,才没有造成大乱,想必鳌大人也知道此事魏大人奏谏之后,户部作速刑示,遍行晓谕,使天下小民咸知,魏大人敢言时弊的行动不仅赢得了人们的赞许,朝野上下,对停止加派练饷之事都是人人称道人,难道您不希望像魏大人一般留芳百世吗”

    “只要我大清万世昌盛,鳌某的功绩自有后世评说,岂能为了沽名钓誉,就与那见识浅薄之人一般,只计较眼前的得失”

    鳌拜振振有词,“鳌某身为辅臣,考虑的是我大清的万世基业,怎可因少数几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就改变朝廷的大计公主不要受那小人蛊惑,听信谣言,那些都是光吃饭不干活的秀才们编出来故事,他们打着什么为民请命幌子,无非是想博取清名,哼,一群欺世盗名之辈,岂能成事”

    他看着四贞,面露威胁:“圈地之事,是我大清的立业之本,想我大清入都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爷才下了这圈地之令,将近京各州县汉人无主荒地全部予以圈占,分给东来诸王兵丁人,那汉民如此才依附于我满清八旗的贵族,有些汉人地主为求得政治上的庇护,还带地投充,如此一来,不仅补充了大清的壮丁队伍,还使那些汉民失去了根本,再不想着前明,而土地圈占后,八旗贵族和官员、兵丁,按照各自地位高低及所属壮丁多少,分得数量不等的土地,也对朝廷更加中心这样的事情,怎么听公主所说,倒好像顺治爷做得不对似的。”

    被鳌拜这样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四贞有些无奈,她沉吟片刻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我大清已经入关近二十年,和当年的情形不同,我想,就是顺治爷在世,也不会听之任之,圈地之事,自顺治四年起,就不曾再大规模的实行”

    顿时了顿,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