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 决心投军(第1/2页)  鸿雁南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瑜没有立马安葬上官妙的尸体,他带着她来到吴家。一步唱一诗句;

    诗仙李白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整首诗是唱出来的,这一夜,江瑜发了疯似的杀人。

    本来此次乃是个必死之局,江瑜也抱着玉石俱碎的心。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今夜驻扎在嘉谷关外的察合军突袭,星夜连破掖城金昌城。

    本是必死无疑之境,察合军却闯入吴家大开杀戒。江瑜趁乱借着轻功的优势,袭杀并取下吴千豪与吴霖的项上人头,背着上官妙的尸体逃走了。

    重伤垂死的江瑜三日后才醒来,原来是被一个小村子外出采药的药女了救回来。

    他把上官妙的尸体埋在了小村西边后山,在一处有着瀑布景色秀丽的小绿地,树林环绕,鲜有人踏足。

    墓碑刻道亡妻上官妙之墓-夫君江起之刻。

    这个执着单纯的女孩,成了江瑜埋藏在心中深处的烙印,他永远忘不了。

    经过此事江瑜深知人力有限,他决心前往金陵,投身军旅。前往边线保境安民。

    只有拥有地位和权力,才能去管不公平的事,才能去救该救的人,才有资格扫平那些草菅人命的畜牲。

    “你先呆在这里,等我回来接你。带你去去看看我是怎么杀死那些欺负好人的人,等我...”江瑜抚摸着墓碑,有去摘下几朵花插在坟前,花瓣飘洒四周。

    “这里山清水秀,先住着。”江瑜笑着“等我治理好这个天下,就带着你一起隐居...”

    他离开了小村子,马不停蹄的前往金陵募兵处。此刻正是战乱之时,西北察合国、南线南蛟、北线大元、皆野心勃勃,随时都会开战。

    朝廷张榜告示:四线战乱,外侮意图共犯我大晋。今张贴皇榜广招天下有才之士统兵出战,还百姓一片乐土。自即日起,金陵国晋监放通,有意者自行熟读统兵之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匡扶天下素来乃男儿之志,不甘委身者皆可实现心中抱负。

    告示一处金陵城内骚乱一片,多少人热血沸腾的前往募兵处了。就算不是不能流芳百世,加已高官厚禄,但至少家人会得到朝廷的抚恤,有何不好?

    又有些人是真有投身军旅的念想,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如今天赐良机,如何肯错过?

    距募兵结束还有四十多日时间,江瑜先是去了金陵成平日素不向外开放的国晋监。

    国晋监可说是整个大晋最全的书阁,平民百姓根本没有资格进入一观。不知多少学者梦寐以求想进去一饱眼福,可国晋监常年有(怀王)的巡防营守卫,根本没有机会。

    即便是富豪巨贾,也休想踏入一步。只有为朝廷效力的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入内,所以国晋监一向是大晋金陵的标志。

    统兵出征岂可盲目?未免募兵时什么职分都不给,江瑜借着过目不忘的本领,花了一个月时间把国晋监内所有的兵法战书看了个遍,熟记于心,深度领会其中之意。

    所看的兵书中最为倾佩的有几人;

    东汉末年的枭雄曹操、太尉邓艾、常胜将军赵子龙、管仲、乐毅、大都督司马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