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无有家电岂堪夸(第2/3页)  官道之1976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转,知道冰激凌是吃不到了,有汽水喝也不错,她倒是忘了喝汽水更饱肚子。

    “汽水也不许喝了,喝多了凉的再吃肉,晚上要闹肚子的。除非你待会儿不吃肉,看着你三哥把鸡腿吃光光。”薛向知道小家伙最喜欢跟小意比、抢,劝她的话往小意身上扯总能奏奇效。

    果然,小家伙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转身跑到小意身边祸祸去了。一会儿,两个小家伙就为分赃不均,吵了起来。

    家里能储藏冰激凌的事情,还得从十天前说起。那天中午也是小家伙闹着要吃冰激凌,缠得薛向没办法,骑车出门给三小一人买了一只。薛向刚坐下歇会儿,吃完冰激凌的小家伙又来了,说还要吃,这次还带了帮手小意。小意脸色微红,显是第一次向大哥要东西吃,有些不好意思,估计也是被小家伙威逼利诱来的。

    薛向无奈,小意第一次找自己这个大哥,无论如何也不该拒绝,只好再跑一趟。哪想到,刚买回来的冰激凌,小家伙一上手,啪嗒一下,没拿稳,自己的冰激凌掉了地上。小家伙立时嘴一瘪,要发噪音、掉金豆,小晚赶紧把自己的递给她,方才止住。

    见此形状,薛向一拍大腿,决定来个生活大yue进。他现在的生活同一般家庭相比,已经是顿顿有肉,餐餐有荤的超小康水平了。可他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基本生活资料纯天然、无污染让他很是满意,但电气化水平实在太低,小家伙吃个冰激凌,自己就得顶着大太阳跑得老远。

    说干就干,薛向第一站去了老天桥的黑市换取电冰箱票,一打听,没有。也难怪没有,那时的电冰箱多稀罕,副食店里用的也不过是粗大的冰柜。这会儿,整个共和国生产电冰箱的厂家也不超过一个巴掌,且产量极低,价格贵得吓人。自然是优先供给各级政府、机关、军队,市场上哪里有的买。

    薛向无奈,回家把这事儿让雷小天往外露露,打听打听哪里弄得到冰箱、电视。雷小天记下,就出去转悠,寻摸。谁知,第二天冰箱、电视机就自动上了家门。原来薛向要家电的消息一放出去,陈佛生就找到中科大的张胖子。他对自己尚未踏进薛向的核心圈子很不满意,决意要再立新功,表现诚意;张胖子也正寻摸着,怎么找个机会和三哥联络感情,上次会餐的庞大阵容,尤其是背后的zz阵容,让他记忆犹新。两人一拍即合,仔细一合计,就把学校大会议室的立式雪花牌电冰箱给搬了出来,也不管别人发现后如何处理,反正万事有老头子担着。

    冰箱到家,薛向大喜过望,掏出一扎厚厚的钞票塞给陈佛生和张胖子,二人哪里会要。张胖子守着后勤处,千八百块钱虽说不少,可跟结情于薛向相比,那是不值一提;陈佛生眼里从来都没有钞票的影子,薛向给他钱不是骂他么,老大不高兴地摔门而去。

    这台电冰箱实在是太稀罕了,一米五左右的身高,箱身淡绿,单层大门,内里存贮空间分为上下两层。电冰箱一落地,三个小家伙抱着摸个不停,刚通上电,小家伙硬是不许薛向关门制冷,小手放在冰箱里不出来,恨不得自己也钻进去。薛向无奈,出门购回一大箱汽水、雪糕、冰激凌,小家伙这才把手拿出来,眉开眼笑的帮大哥存放冷饮。

    当时一般的电冰箱的市场价六七百人民币,还是凭票供应,基本上就是供不应求。这台雪花牌电冰箱更是共和国第一台国产电冰箱,诞生于1956年,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但年产量依然不高,亏得工厂就在京城,中科大才有幸购得几台。各位看官,也许会觉得既然国产冰箱已有20年的历史,总该有些发展,冰箱不该如此稀罕啊。但别忘了,近二十年来,科技、轻重工业基本停滞,哪里有心思搞扩大化生产。

    冰箱上午进了家门,下午,电视机也到了家。送电视机的人颇让薛向意外,居然是来自闽南的暴发户阴京华。阴京华自那次事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