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零六章 特使避暑(第2/3页)  汉武挥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服。

    这些穿着庶民服饰的汉人,拖家带口的结伴出游,且人人脸上皆洋溢着喜悦欢快,这种安宁祥和景象在安息也会有,但着实不太常见。

    安息帝国虽也算得上富庶,但也仅限于贵族阶层,底层的百姓还是不太好过的,大多数平民虽也能勉强吃饱穿暖,然想像汉人这般做到真正的丰衣足食,终归不太可能。

    其实塔泽斯的看法未免以偏盖全了,大汉现下仍有不少穷苦百姓,只不过他此时看到的这些乃是长安城及周边城邑的居民,堪称现今汉境内最为富庶的平民群体。

    且不说长安北阙闾里俨然已成为所谓的富人区,即便是泬西邑与塬南邑,但凡四肢健全,且勤勤恳恳做事的人,多是能在偌大的工坊区找到份月例不菲的好差事。

    近年大汉虽从境外掳掠或购买了大批奴隶,然汉廷对各行各业的商户皆做出了严格的限定,某些差事是绝不能让外族奴隶去从事的。

    举个例子,各地冶铁工坊可用外族奴隶搬运矿石和沉重器械,却不能让他们从事锻造,不可能参与到选料混料,更不可能接触到各式冶金配方。

    若商户有违反此政令,百姓可向当地官府检举,该郡县的工业局或商业局会对该商户课以重罚,犯行严重者甚至会面临劳役之灾,而检举的百姓则会从罚金中获得相应数额的奖励。

    皇帝刘彻宁可稍微放慢工业化的脚步,也不可能准允大汉境内出现甚么失业潮,更不可能让廉价的外族奴隶大幅拉低大汉务工百姓的月例水准,这虽是行政出手干预经济活动,但即便在后世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对本土劳工和外国劳工也多有区别对待,不可能一视同仁,何况是对外族奴隶呢?

    奴隶,等同稍微聪明些的牲口,重体力劳动可以,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一律不得采用,除了某些较为危险,或有极大职业性伤害的行当,譬如硫酸和化肥工坊里需要长时间接触有害物质的工种。

    某些偏远郡县或许仍有部分商户未曾严格遵循这道政令,然泬西邑和塬南邑就在大汉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谁敢“顶风作案”,要钱不要命么?

    正因如此,长安周边的仍面临着不小的缺工荒,务工百姓的生活自然日益富足,塔泽斯用他们与寻常的安息平民作比较,无疑是有失偏颇的。

    况且今日恰逢休沐,这些务工的百姓才有闲暇拖家带口的到此地游玩消暑。

    这片山林在泬西邑的西郊,本属上林苑,在皇帝陛下着少府大幅缩减皇家林苑占地后,大量山林解禁释出,非但准允臣民随意进入,更是划出不少地块交由商家进行所谓的旅游开发,供贵族和庶民日常游玩休闲,只是档次会有所区别。

    时值三伏酷暑,南山避暑山庄皆住满了王侯权贵和公卿将相,安息使臣不可能寻到最顶级的避暑庄园,这绝非有钱就能办到的。

    安息帝国好歹算是强盛的国度,大汉的王侯权贵虽不觉世间还有旁的国度能与现今的大汉相提并论,然对安息帝国还是略微另眼看待的,至少不似对诸多小国弱国般那么鄙夷。

    这很正常,想要赢得尊重,自身就要足够强大,好歹要在别人眼里有点存在感啊。

    譬如西域之地,足足百余小国,除却大行府诸官,能将这些国名全数记住的大汉官员寥寥无几。

    安息使臣懂规矩,又能帮着两国的大贵族们牵线搭桥,在长安城内还是挺受人待见的,私下结交了不少大汉权贵,故在三伏期间想在长安周边找到能避暑的地方倒也不难。

    此番邀塔泽斯同来避暑,自是也想与这位巴勒弗家族的继承人多多亲近,故而竭尽所能的在这处林间谷地预定了屋舍。

    此处谷地乃是卫阳候以十万金高价向少府标下的地块,拥有所谓的旅游开发权,又花费重金请田氏商团名下的营建工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