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7.朕的老师(第1/2页)  大唐之最强太子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承乾看着面前的三物怔怔发愣,这哪儿是赏赐御前三宝啊?分明是赏赐了保命三宝。

    李世民见他发呆了半晌,才唤醒他道:“行了,看过了就收起来吧!这三物日后就是你的了,想看回府再看,如今父皇还有话要与你讲。”

    李承乾这才回过神来,把剑重新入鞘,交给了下人,自己则陪着李世民又走回凉亭坐下。

    李世民扫视着李承乾,看了半天才道:“大了,当真长大了。”

    李承乾连忙躬身道:“在父皇面前,儿臣永远是一个孩子。”

    “人终将有长大的一天,不可永远庇护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朕虽然是一国皇帝,但也是一位父亲。”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

    李承乾虚心的说道:“儿臣必定听从父皇教诲。”

    李世民抬头看着天空,似乎在思考什么,愣了片刻后问道:“孩子,在你眼里,父皇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李承乾一呆,不知道李世民为何有此一问。

    思索了良久,便把前世对李世民的褒奖说了出来:“父皇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文治武功,天下无人能及。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才有了如今这大唐盛世,实乃是千古一帝啊!”

    李世民喃喃道:“千古一帝吗?难啊!你可知为何父皇为何对内放纵世家横行,对外和亲以图安定吗?”

    “父皇胸怀坦荡,世家横行也是一时,对外安定,百姓富足,方能国泰民安。”李承乾其实也是有些不解,李世民都是一代帝皇了,为何如此谨小慎微,这不符合他的性格啊!

    李世民又问道:“你又可知父皇为何重用魏征,吾日三省吾身吗`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承乾记得当初李世民的评价是这样的,只不过不知道此话是李世民亲口所说,还是后人代书的。

    李世民惊讶的看着李承乾道:“没想到朕当初随口一句感叹,孩儿居然还能够记得如此清晰。”

    “儿臣每日以此为鉴,吾日三省,不敢忘记。”李承乾内心发笑,你这几句话,可是那些语文、历史老师最爱用的,我又怎么会记不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朕这个皇帝当得有些窝囊?谨小慎微,励精图治,却很多事情不敢去做?”

    “儿臣不敢,为君者必当事事考虑周全,不可随心所欲。”李承乾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却觉得李世民这般做有些窝囊。

    李世民继续问道:“你对杨广此人如何看待?”

    李承乾不知道为何李世民会突然把话题转到这里,要知道李世民是最讨厌提起前尘旧事的。

    不过既然老子发问了,自己这个做儿子的不能不答,反正怎么坏怎么说肯定没错。

    “杨广此人昏庸无道,因自身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劳民伤财。有因自己的骄奢淫逸,杀兄淫嫂,用无数人力修建大运河,只为自己去江南游玩,实属无能之辈。”

    李世民轻笑着看着李承乾问道:“你是不是还有一句弑父夺权没有说呢?”

    “儿臣不敢,这”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夺权,这是禁忌,他怎么敢提。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别人说,朕容得,你说朕如何容不得?这是事实,但也不是事实,为君者岂是这般容易,你可知朕与杨广是旧识?”

    这件事李承乾确实不知道,不过想想这也不奇怪,杨广按照年纪来说,比李世民大个三十岁左右,李渊本就是隋朝旧臣,杨广在位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出生,比自己现在还大。

    如果说李世民和杨广多么相熟,李承乾可能还不相信,但如果只是认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