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军队编制(第1/4页)  最强之军神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般是军、师、团、营、连、排、班,其中旅已经很少用了,因为旅相当于2个团,他是介于师和团之间的,如果配了旅就又多了一到命令下达的环节,这在战时是很不利的,为了减少命令下达的快速性,所以一般不再设这个级别了,但是也有例外,如在一些高合成的部队就有导弹旅,有的还有坦克旅,但这种情况不多。

    班:8-10人

    排:30人左右

    连:100人左右

    营:1000人左右

    团:3000-5000人

    师:10000-15000人

    军:30000-50000人

    营及营以下一般是三三配置

    团及以上就不一定了,有三三配置(较少),有五五配置(普遍是这种配置)。

    以中国陆军机械化步兵师为例:一般每班9到10人,排则为30到35人,一个连一般就会有自己的通信和侦察组成,这样大概是120到140人,这一般是标准的机步连,也就是配备机械化步兵战车的一个连的配置,营一般为350到380人,因为其中除原有步兵连外一般都加有营属炮兵排,配置小口径火炮负责战术打击.一个团,仍以机步团为例,一般配置3个机步营加,团属大口径榴弹炮连,侦察连等等,总人数在1千2百人上下,一个机步旅大概由2个机步团一个坦克团加旅属重炮营,总人数应该在4千人上下,一个机步师,大概由装甲步兵战车旅,加坦克旅组成,加上师属陆军航空兵,炮兵,电子战等部队,大致在1万4千人左右,若是装甲师则应该在1万6千人,摩托化师则1万1千人左右,中国陆军把军一级分为3大类,这3大类分别为甲等满编军,乙等军,和预备役部队,其中甲等军又有快速反应军,快速反应军配备的陆军航空兵,炮兵,装甲兵各兵种齐全,人员较多,比如38军,等比较大的军有8万余人,而比如42军这样的乙等军,则只有3万余人。

    军队编制随着军队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中华民国时期,进一步改革军队组织编制,陆军实行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序列编制和“三三制”的编制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部队分散于各革命根据地,组织规模不同,编制装备不一,一般按军团、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序列和“三三制”的原则编制。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规模不断扩大,武器装备明显改善。1948年11月,全军实行统一的编制,纵队改称军,军之上设兵团,其下统一按师、团、营、连、排、班序列和“三三制”原则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在部队编制上,按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分别确定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第二炮兵的编制序列和各级建制单位的名称,几经改革,形成了利于作战、便于管理的比较科学的合成军队的编制。世界其他国家军队的编制也都经历大体相同的发展过程。冷兵器时代,军队编成主要有车兵、步兵和骑兵,编制与通常的作战方式——密集方阵紧密相联。15世纪以后,随着火器的大量使用,在欧洲,步兵成为主要兵种,连、营、团、旅等成为正式的编制单位。17~19世纪,许多国家军队分为正规陆军和海军。陆军中,炮兵和工程兵成为独立兵种,部队出现师、军等编制单位。20世纪初,飞机出现并用于军事,很快产生新的军种——空军。之后,新的军种、兵种不断出现,军队编制日趋复杂,并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班,由若干名士兵编成的军队最基层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排。设班长,由军士担任。一般在排的编成内遂行任务。班的编制人数,根据所担负的任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