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 送财上门(第2/3页)  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感谢的意思,你既然拒绝,那我就完全可以走人了事。再说,没有特殊情况,文科长基本是没有机会再来海滨市,也不会再和任笑天打交道。

    所以说,这段人情大可忽略不计。只是文科长不这么想。他从任笑天能突破季胜利的反对,把事情办好的情况,感觉到这个年青人有实力。

    特别是在得不到所长的欢心,在所长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提拔,更是有大背景。这样的朋友不交,还想干什么?人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准确地说,是多个有用的朋友多条路。象任笑天这种有潜力、有背景的朋友,更加要用心去结交。

    文科长在去黄海市的一路上,就一直在盘算着一个问题,如何报答新上任的任所长。只是文科长想了好多方法,都不管用。象对付季胜利的方法,肯定不行。生意场上,无非就是金钱、美女,除了这些,还能有什么呢?为了这事,文科长死了不少脑细胞。

    从黄海市返回东山省的路上,文科长与阮栋翰通话中得知,任笑天开了一家‘风味饭店’。从这条信息中,他感觉到自己找到了一丝灵感。至于是什么,一时也说不清。

    他是真的想要报答任笑天,由于这样的缘故,文科长才会特意再次来到了海滨市。不管怎么样,顺道登门去祝贺一下总不算错。到了‘风味饭店’的门前,看到一楼门厅两旁空着的店面房,文科长才算是确定了自己的思路。

    任笑天在设计‘风味饭店’时,特意把门厅两边的店面房给留了下来,说是小饭店用不了那么多的包厢。楼下的房间,又都是直接对着大街,不便于保护客人的隐私。

    与其没有人愿意用这种包厢,不如留着用于开商店,要比做包厢多赚钱。即使饭店生意火爆起来,将来再改也不迟。

    文科长从任笑天开饭店的事情中,知道这年青人是一个头脑活跃的人,不会拘泥于死教条。想要钱用,却又想走正道。有了这样想法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经商。

    既然是这样,自己要想答谢任笑天,要想和任笑天处成朋友,那就是在生意之路上,给他扶上一程。

    八十年代中期,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之前,所有的企业都是一种官商作风。

    就象东山轴承厂这种国营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标准的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都是坐在家中,等客人上门来。象这种到黄海市去送货的事,也只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地区、特定的大企业。

    由于这样,不少企业为了更换轴承,就要跋山涉水的登门购买,非常的不方便。乡镇企业看准了这个问题,立即见缝插针,大肆生产轴承。虽然质量不是很高,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价格不高。再加上一些特殊的促销手段,也就大大冲击了市场。

    文科长想的主意,就是让任笑天利用这两间空着的门面,开一家东山轴承专卖店。商品由厂方提供,经营由任笑天负责。既有利于东山轴承厂的经营,也让任笑天在不用增加投资和风险的情况下,增加了收益。说白了,这也就是送财上门。

    听到这么一个双赢的主意,任笑天当然不会拒绝。他是做事果断的人,当即决定让任姐负责专卖店的经营。有生意做生意,没有生意的时候,照样还能在专卖店门前经营豆腐脑。

    这事一说出来,其他几个弟兄也没有意见。人家送财来给你发,当然不会有意见啦。关系是靠任笑天的面子拉来的,中间接洽的人是任笑天的姐夫,让任姐来负责这个专卖店,完全不可能会有人提出异议。

    “好兆头,这绝对是一个好兆头。告诉你们,有了文科长带来的这么一个好兆头,我们这个饭店想要不发都难。”赵长思连着敬了文科长三杯酒。

    罗大鹏也拍着文科长的肩头说:“老文,你的这份心意,我们弟兄四个算是贪到啦。没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