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二章 郑板桥(第2/3页)  民间风水奇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居扬州 , 以卖画为生 , 也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听过郑板桥的人都知道此人是个有名的逗哏,巧言善辩,动不动就来几句打油诗讽刺乡绅富豪,为人刚正不阿,且精通书画,可却一生只画兰、竹、石,2011年拍卖郑板桥真迹,其中一《秋风傲立图》最终以1380万的价格成交,可见此人的知名度。

    精怪修行十分注重因果 , 白伍被救下后便寻到了郑板桥,化身一位卖身葬父的童子堵在了郑板桥必经之路。老郑一看白伍模样俊俏,而且写出的一副‘卖身葬父’的字迹很漂亮。

    郑板桥就问字是谁写的?白伍说是他写的 , 老郑觉得白伍是个人才,于是帮白伍葬了‘父亲’ , 成为郑板桥的贴身书童 , 一直以来暗中保护板桥先生躲过乡绅的毒害暗杀。

    乾隆十一年,郑板桥出任潍坊县令,赶上山东发生大饥荒,经常发生人吃人现象 , 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让百姓领券供给 , 以粮食招远近劳工修城筑池 , 抵御匪患。勒令城中大户施粥,救活万余人 , 后来到了秋季收粮 , 百姓手持领券本应该还粮食 , 但他毁借条 , 又救活了无数百姓。

    白伍跟在郑板桥身边积累功德 , 阴差阳错躲避了三灾九祸。

    过去山东省可是多灾多难 , 除了邪教泛滥,还有天灾匪祸 , 郑板桥当政期间疲于救灾,抵御匪患,又在第五个年头 , 来了一次海水倒灌,闹了水灾,他去了城北边禹王台勘灾。

    郑板桥非常体恤百姓疾苦,所以当政期间都是以民为本,他勤政廉政,深得百姓拥戴,潍县政策好,所以富商云集 , 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便留与重用 , 因此留下了许多佳话。其中最有名便是那句“难得湖涂”的横幅。

    古代精怪有许多都会依附在人身边 , 或者寻求机缘能够追随善人以求能保证修行安全。但是 , 人心难测 , 许多人好着好着就坏了,也有许多人坏着坏着就好了,精怪不敢赌,所以这也白伍借助郑板桥以证诰命,得到了莫大的机缘。

    老郑当官期间见识了官场黑暗,后来又赶上闹饥荒,找皇帝请求赈灾,六十一岁辞官归隐,据说当天百姓遮道挽留 , 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 , 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 , 与同道书画往来 , 诗酒唱和,而白伍则一直跟着郑板桥侍奉到了他终老那一天。

    白伍叹了口气:“郑先生乃天上星君下凡,他死之后,我得梦中神官指引 , 到了浑河边上找到了大清龙巢,从此长眠百年,若是没有郑先生 , 也就没有我白伍的今天 , 现在我为蛟龙,不能轻易去人多的地方 , 回想也有好久没去祭拜过了,你要潍县替我去看看祠堂还在不在?”

    我想都没想的说:“当然在 , 板桥先生千古早就已经成了千古佳话 , 二哥你就放心吧。”

    “老二经历实在让大哥羡慕 , 想我常年躲在深山 , 见过的人不是想挖我就是挖我子孙 , 没特么一个好人。”万寿春感叹道。

    这是肯定的,进深山的都是采参人,哪有不想挖到他这个六千年的老参的?白伍又问我去潍坊做什么?

    我叹了口气说:“夜游神曾让我去找一个叫北海太公的人 , 三年功德在即,日后是成是败,均系在此人的身上。”

    白伍听后弱后所思道:“北海太公?以前我也听过这个人 , 他手下的小厮到板桥先生府里叫嚣,那天先生不在家,他进了门就让我们去拜见他,当时以为是不知死活的小厮,打断了他的腿,把人给丢了出去,再以后就没听过这个什么北海太公再来府里,算算年纪 , 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