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东面约五十里处,营寨密布、旌旗招展。清军在营地周围布下重重警戒,如临大敌。
皇太极昏迷后,一直没有完全清醒,无法发号施令,清军气势汹汹而来,却陷入群龙无首的窘境,也就无法采取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在这样的状况下,各旗的旗主和贵族们接受了豪格的部分建议,拔营后撤到安全距离,商议接下来的方略。
中军大帐中,气氛比外围的警戒更令人窒息,除了暂时没有赶回来的多尔衮、阿济格等人外,有资格参与议事的贵族无一缺席,众人对大军的统领权和未来的军事战略进行商议。
亲眼目睹皇太极昏迷不醒几天后,满清贵族们放弃了皇帝及时苏醒带领他们征战的念头,转而开始认真考虑豪格的提议——推选一名临时主帅负责大军的指挥,避免八旗陷入分崩离析。
若是放在以前,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以明清之间的军事实力对比,主帅的位置上栓条狗都能打的明军满地找牙。可是现在今非昔比,文登营的崛起打破了满清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有这样强劲的对手虎视眈眈,加上身处明国境内客场作战,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军事行动,难度都从简易模式切换到了困难模式,谁都不敢掉以轻心。更重要的是,八旗之间本来就有矛盾,全靠皇太极这样的强力人物压制,才能让互不服气的旗主们齐心协力,失去了皇帝坐镇,各旗之间的矛盾势必会浮出水面,让清军的处境雪上加霜。
所以,在皇太极迟迟不苏醒的情况下,临时主帅成了必然的选择。只是,由谁来出任,才能服众呢?
“……本王认为,论战功、论资历,肃亲王是最合适的人选!”
济尔哈朗是皇太极坚定的支持者,因为皇帝和豪格的血缘关系,在主帅问题上,是豪格潜在的盟友,所以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岳托迟疑了一下,开口道:“陛下圣躬违和,但吉人自有天相,迟早会醒,无论谁担任临时主帅也不过是几天的时间,我对人选没有什么意见,各位推选谁,我就支持谁。”他知道这个位置轮不到自己,索性保持中立。
其余的旗主们左右看了看,心中也有了计较。这是选临时主帅,过渡而已,又不是选皇帝,虽然豪格的生母乌拉那拉氏在皇太极众多后妃中地位卑微,但好歹也是立下无数战功的成年长子,大军的指挥权总不能交给远在盛京年幼的福临(注1)和博穆博果尔(注2)吧?相比起来,豪格貌似比岳托等人更合适。
两黄旗是皇太极直属,自然站在豪格这边,几名固山额真纷纷表态:“肃亲王是主帅最佳人选,我们没有异议。”
豪格得意洋洋,加上自己的正蓝旗,两黄旗、两蓝旗都站在自己这边,八旗有一半支持自己,想必主帅之位可以拿下了。只要有机会带领大军击败以文登营为首的明军,就能一扫前耻,重新恢复自己的荣光,再次回到大清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为将来争夺皇储之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多铎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反对,他的态度和之前一样坚定。
“本王再重复一遍:豪格有勇无谋,不是主帅合适的人选,镶白旗坚决反对由他出任主帅!”
豪格得到了一半旗主的支持,信心满满,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多铎说:“八旗除了大贝勒代善都在这里,这么多人都站我这边,你一个人反对又有何用?”
话音未落,大帐的门帘被掀开,几个人一阵旋风般冲了进来,为首一人朗声道:“还有我呢!你想趁乱上位,除非把两白旗的人都杀光,从本王的尸体上踏过去!”
多铎惊喜地说:“十四哥,你总算回来了。”
豪格脸色变得阴霾,最让他忌惮的人关键时刻杀了回来,给自己的计划带来了一定变数,看来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了。
他阴恻恻地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