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华人、美元与富人的报复方式(第1/2页)  抗日之超级壮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一步的生意怎么操作?于璐关起门来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已经习惯于挣快钱、挣大钱,面对那些年收益只有个位数的实业真的很难提起兴趣来。

    例如现在的机械制造厂,平均利润率不过9%;商品流通业更低,不过6%。石油产业和制药业的收益倒是不错,可是前期的建设周期太长。至于生产军舰和飞机大炮的行当,且先不说美国政府会不会允许自己的工厂开起来,光是那些技术资料就得把自己给愁死。

    眼瞅着银行里趴着大笔资金却没处生发,于璐愁的天天晚上睡不着。不过很快她就找到了解决失眠问题的好方法:把问题推出去,让别人去头疼。一封电报发给赵诚,大小姐总算愉快的打起了小呼噜。

    回电来的出人意料的快,在“研究”完美国各大上市公司名单后,老赵很快圈定了一批非常具有投资前景的公司:迪士尼公司、j.p.摩根公司、还有ibm。

    其实老赵一直以为ibm是五十年代以后成立的,没成想人家1915年光棍节就已经上市,当时股价不过47美分,后来靠着卡片统计机原理类似于答题卡赚了大钱。

    这可是计算机业的大拿,属于日进几百斗黄金的那种。金融危机前股价一度达到每股30美元,现在股市又在走熊,股价不过很4美元上下,这种掉在地上的钱为什么不去捡?既然帐上趴着的钱足够多,那就干脆再造些船好了。还是上次那种自重七千吨、满载排水量一万四千吨的大家伙,一共二十条,只要能确保没有船台为英国人干活就行。另外还要造几艘能改装成航空母舰的大家伙,或者直接造一艘舰体,满载排水量两万五千吨,航速要能达到三十节,必须保留能加装770英尺以上飞行甲板的空间……

    现在的历史已经被自己弄得乱七八糟,天知道太平洋上的战事会变成什么模样,多一点准备总是没有坏处的。

    说到具体的生意,于璐的经验远比赵诚丰富。她立刻明白了老赵的想法,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不就是囤积居奇么,趁着各大船厂不愿意接英国人的订单,自己用最少的本金造最多的船,等英国人来买的时候尽量多咬几口肉下来就行。

    至于那艘准航空母舰,如果不敷设飞行甲板、不加装武器和其他一些附属设施的话,造价不会高于三千百万美元。按照现在的法律规定,买主只要在舰交船时付两成半的船价就能提船,其余船价都由政府担保,可以分期付款。也就是说,只要明年底能拿得出三千万就能搞定四艘航母的半成品,等美国这边一参战,这些未完工的军舰绝对能卖个好价钱?。

    赵诚的思路但是提醒了于璐,现在整个欧亚大陆都在冒烟,军需生意绝对能赚大钱。在确认苏联、美国和整个巴尔干地区都会卷进这场大战以后,女王大人立刻准备把银行里的钞票统统变成现货。

    她的脑洞如此之大,以至于赵诚都有些赶不上节奏。苏联和德国开战需要什么物资?罐头、卡车和皮大衣!英国人呢?罐头、高射炮和运输船!美国大兵呢?这帮家伙吃喝穿用都挺齐备,貌似只能给他们准备点打发时间的小玩意,例如印着性感美女的扑克、杂志,再有就是雪茄、丝袜、口红之类的,他们和欧洲妇女交流时会用的上……

    两人通过电报你来我往讨论的热火朝天,帮于璐送电报的服务生开心急了,每次两美元的小费,半天不到就是一个礼拜的薪水。可是也有人在骂娘,比如那些正在监视于璐的美国特工。小姐,现在可是八月啊,您的房间里冷气、饮料什么的都挺齐备,可我们这头什么都没有好吧!工作量实在太大,要加薪、要加班费,这么热的天还要再加上防暑降温费。

    当于璐这边的订单像雪片一样往外飘洒时,美国政商两界再次疯狂起来,那个女船王又出手啦!现在股市低迷,失业率更是高达两成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