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至颍川(第1/2页)  混在三国传奇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颍川荀氏

    荀氏在颍川,说得好听一点,叫做名门望族,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土豪,还是口碑很好的那种。

    荀氏一脉,躬耕于颍阴县,可以说县里的绝大部分产业,都与荀家有着不浅的关系。荀氏一脉上继承自战国时期的荀子,乃是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到了汉朝末年,荀子的第十一代世孙荀淑横空出世,荀淑以高尚的德行闻名于世,不喜欢雕章琢句,徒在文字上用功,不注重实际的学识。因此,常常一般的大儒看不起。

    可问题的关键来了,一般人的眼光,多半都是有毛病的,咱们看问题,还是要看当时牛b的人对他是什么看法。

    答案揭晓,当世名贤李固、李膺都尊崇他为师。荀淑爱民如子,处事正直,明于治理,所到之处,民众皆为叹服,尊称其为’神君’。和其他人后世加封不一样,荀淑的贤明,乃是当时的百姓传唱而出的。

    当时的大将军梁翼对荀淑的高傲名声十分嫉妒,几次想下手伤害荀淑,最终却被众人劝阻,名曰’德高望重,刑不加身’,就这样,荀淑的名头越来越高。

    更有趣的是,荀淑不仅自己德行高操,而且生的儿子也个顶个的棒。荀淑有子八人,名分别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都是当时名动一时的人物,当时的人叫他们为“八龙”。起先,荀氏所在的就地方叫做西豪,颍阴令苑康认为从前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今荀氏也有八子,所以改其旧里为高阳里。可以说,荀氏就是高阳里,而高阳里,就是荀氏。

    关于荀淑的故事,最有趣的莫过于世说新语品德篇上的一则。故陈太丘陈寔去拜访荀朗陵荀淑,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长子陈纪将车,季方次子陈谌持杖后从,长文孙子陈群尚小,载着车中。即至,荀淑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孙子荀彧亦小,坐在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咱们捋一捋,这里面说的是,陈寔陈仲弓大人当时文人共师去拜访荀淑当时道德领袖,因为家里很穷,没有仆从,所以用大儿子陈纪来赶车,二儿子陈谌陈家父子三人同时以文采德行闻名,并称为三君拿着杖在后面装模作样,孙子陈群后来为曹操提出九品中正制的那位各种游戏政治永远99的大神和陈寔在车中。

    到了荀淑这边,那阵仗就更不得了了,咱们的荀神君大人以八龙作为陪衬,应对陈氏三君,而且用一个将来地位更牛逼,可以算是曹操集团二把手的荀彧坐在膝盖上吊打陈群。这番场面,被大家记录了下来,情切的称为’真人东行’。

    当时的颍川四大家族,荀氏和陈氏如日中天,随便拉出一个人来,都是后世值得学习效仿的对象。这种家族基因,学习能力氛围,足以让后世无数人学习。

    这不,车才刚到颍川,立刻就有荀氏的私兵前来接应,荀攸年少成名,荀氏对他的安危也是十分看重,过来的npc部队足有100人,看那装备,甚至比一般的军队还要好。

    荀氏虽然不以经商为主业,可高阳里人人都仰慕荀氏,各自贡献都心甘情愿。更因为所谓的颍川书院,其实就是荀氏的私学,对外广开门户,并无门户之见,其中戏重、郭嘉等人,可以说是寒门的佼佼者。这样的熏陶下,荀氏的声望如同钱塘江海潮,一波一波更上层楼,所有的商贾,都以能够为荀氏出力为荣,而子女送入荀氏私学之后,也一并同化,更尊荀氏。

    诸神黄昏如此看重荀氏,正是因为荀氏在颍川,甚至是豫州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在能接近荀氏下一代的核心人物之一荀攸,帝释天简直不要太开心。

    车队无惊无险的开入了高阳里,径自往荀氏祠堂走去,一般的玩家自然被挡在荀氏家族区域之外,可马车上的玩家却丝毫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