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6 章(第1/4页)  血战:见证抗战真实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报中说明,请你原谅。那天,夏威接到他父亲打来的电报,母亲因病去世了。夏威是广西的第一号孝子,他便连夜回容县老家奔丧。行营参谋长林蔚同夏威关系不错,他提出由他来代表我,去容县吊丧。敌人就在这天的后半夜登陆。日军打到钦州,三十一军十九师在钦州顶过两天,师长生病,没顶住。细细想想,我们一个师,怎么能顶得住人家一个师团和旅团呢?加上钦州至南宁净是羊肠小道,兵力展不开。当然,我有责任,我要作检讨的。”

    白崇禧这番话,是经过周密思考的,完全切中了蒋介石的心理。因为白对蒋孝顺母亲之心十分清楚。1920年1月,蒋在上海协助孙中山筹划起义,天天熬夜,累得眼睛发红,双眼肿得像一对桃子。此时蒋母生病,蒋不能回溪口探望,便派人将母亲接到上海,亲侍汤yào,以尽孝子之道。半月后,蒋母病体康复,蒋眼疾也治好了,便亲自送母回溪口。1921年6月14日,蒋母王采玉归天,此时孙中山刚就任大总统,蒋介石身兼粤军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广东省长、陆军部长和内务部长等五职,孙中山一天离不开他。蒋介石因孝顺母亲,编了十大理由,说服了孙中山,让他回家吊丧。蒋竟回家三个月不归,孙中山派张静江到溪口代孙吊丧,并动员蒋回广东,好不容易说服了蒋。蒋坐返回的车子到韶关时,天下大雨,蒋流泪对张静江说:“天降暴雨,我担心暴雨淹了我亡母的灵柩。”他不经张的同意,又匆匆折回溪口,溪口虽有水灾,但灵柩无恙,蒋才放心回广东。

    蒋介石听到夏威母亲病故,虽不是他的母亲,也难过得差一点掉下了眼泪。说:“夏威是孝子,好样的,但是日军占领南宁、龙州、镇南关对我威胁很大,你要千方百计将日军赶出广西,你设想过反击方案吗?有的话说说看。”

    “委员长,我仔细想过了,”白崇禧一块石头落地,回答说,“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将入侵广西日军赶下海,再打一个台儿庄大捷。因为广西民风强悍,最恨小日本,只要蒋委员长登高一呼,几天之内,拉出十几万人来不成问题,现在,关键要动用你手中的国宝才行。”白崇禧说罢,方方的大脸庞上现出了笑容。

    “莫名其妙!”蒋介石一挥手,诧异道,“我有什么国宝?为了抗日,你要什么我都可以送给你的。”

    白崇禧用一种神秘的口吻说:“委员长,我并不要你送给我,只需用他十几天,一定jiāo还给你。”

    蒋介石越发迷糊,有点不耐烦地说:“别和我绕弯子了,到底是什么国宝,你就快说吧!”

    白崇禧这才认真地说:“委员长,我说的国宝就是杜聿明的机械化第五军,请你暂拨给我指挥,我便能将日军赶出广西。”

    听到白崇禧要动用他的第五军,蒋介石愣住了,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日军占领南宁、龙州、镇南关后,蒋介石为何不动杜聿明的第五军,原因有二:第一,他想借日本人之手,除掉他的心头之患桂系老窝,一举两得;第二,他担心刚刚花代价建立起来的机械化军上去,和日本人拼命,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如果将自己的惟一机械化部队拼光了,那不是得不偿失的事吗?所以,他不想让杜聿明出击。

    “报告!”机要员打断了蒋介石的思索,送上一份急电,正是杜聿明的求战电报。蒋介石看完电报,犹豫不决地在屋里打转踱步,前思后想,又觉得维护国际jiāo通线是当务之急,虽然广西有雄厚的兵力,打败日本鬼子的把握还不是很大,在此关头,一是白崇禧要求杜聿明军出击,二是杜聿明主动请战,如果不答应第五军参战,白崇禧有看法,老百姓们要说闲话,杜聿明部队的官兵们求战不成,也会有怨言。想来想去,他才决定忍痛割爱,答应白崇禧的要求,也好趁机试一试这支机械化军的威力。当然,他心里还有着一个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