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5话 古代的皇帝都很忙(第1/2页)  盗艺江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来两只手趴在瓦片边缘,问道:“小宏,你说这是什么”。

    我把短铁锹放下,也过去趴在瓦片边缘。里面在我的手可以触到的位置,有整齐的房梁。房梁上挂着很多像是柳絮一样的东西,白花花的,随着我们身后流动的风有点轻飘飘的舞动,在柳絮状的东西中间,裹着几个不太大的团状物,形状像是灯笼。

    我说道:“这是房梁,虽然长短不一,但是规格都是一致的,二十厘米见方粗细,如果石材选的好的话,这个厚度的石条承重力很强,做房梁和石桥的骨架很好”。

    小来眨眨眼睛,他的眼神有点迷惑,说道:“我是说,那几个肉团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啊”我淡淡的说道:“这个我不太清楚。整过来一个看看”。

    小来闭上眼睛,想事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拿着短铁锹。小心翼翼的接住一个,和柳絮状物相连的地方很松散,收回铁锹的时候直接带下那个肉团一样的东西。小来眼睛死死盯着这个东西,轻轻的说道:“你靠后”。

    小来把锹放在瓦沿的前面,翻转锹头,把它扔在土上,又用铁锹扬上一点土盖住。一下把锹头插进肉团下的土里,小来的手法很快,不过没有我快,我拔出一把水果刀,顺势一刀划过去,这两个动作是一次完成的,土里的团状物被切成两半。

    我凑上前去,小来仔细的拨弄,半晌说道:“现在你看这是什么”。

    我说道:“就是一团真菌,这不就是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的真菌吗”。

    小来把它埋到土里,说道:“潮湿不一定,你看下面的蜡烛,火苗很平静,下面的空气没有问题,还不太高。留一条细棕绳在这根房梁上,我只带了5米,看来足够了。本来打算挖竖洞直接打下去的”。

    小来边说边把棕绳一头绑在我们面前下方的一根房梁上,这根房梁伸手可及。歇山顶是传统的建筑风格,许多较大的宅院和庙宇都有采用,至今还有很多地区的民房还使用歇山顶的式样,并不是墓葬独有的,唐代的歇山顶墓葬多采用三块大体三角形汉白玉石墩练成一排,下面是一个整体的墓室,没有棺床,却有一个抽屉一样的棺位。自唐代以后也发现过很多歇山顶墓葬,大多是成本低廉的普通民葬。

    小来说道:“我们贴着墙边走,尽量走直线,大不了转个圈”。

    小来的意思是,我们的罐头灯蜡烛的光线不强,找不到太远的距离,在有限的视线里,我们只走直线,转弯也要朝一个方向,走回来正好是兜个圈子。

    我看后面看不到墙角,只是在我们下来的地方右边,有一道石墙,这个现在准确点应该叫苫。我对小来说道:“行啊,左转左转左转,再左转,好像是个圈呐”。边说我边挥手,示意小来前进。

    小来提着短铁锹,在地上推着铁锹头,脚下的平整的石质地面,与墙壁虽然不是一体,但相接的直角部位很规整。小来说,这里也许是家族墓葬,这只是其中一个,事先盖好的歇山墓室,然后正主殡天之后在送到这里,古代官僚和皇帝虽然地位等级不同,要说到葬制,有些方面还是可以和帝王一样呢。

    小来自言自语似地说着这些,我根本没听进去。走了没有十米,小来在前面停住了,小来一只手举着短锹,敲击着一道石门。说是石门,也是很低矮的那种,也就半人多高,直起身子绝对无法正常通过。圆拱形的两扇门,各自在中间有一条石条直立着。

    小来敲得那叫一个响,几乎是在破坏一样,声音震得我的耳膜生疼,我不耐的说道:“来哥啊,要是没什么事,咱们就别敲了”。

    小来说道:“打开这道门看看”。

    小来说要打开,一定有他的道理。我走上前去,拔出一根石条。这是一道左右开合的普通石板门,石板很薄,上面各自在正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