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四五章 志森的新出路(第2/4页)  穿越之极权农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要伍立文和柳氏同意,他就能到守备卫所去当兵。

    习墨桓和如花说了这事,一瞧如花的样子,便是知道她是没听志学说过的,如花虽是有些讶异,但还是给习墨桓说了,只要她爹娘同意,志学想去就去吧,男儿志在四方,他有心从武从军这一条路,那她也没有必要非要拦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志向,每个人也都有选择的权力,每个人也都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目标。

    只是,如花还是忘了,她是以一个成人的角度去考虑的,当柳氏哆嗦着哭喊着志学还不到十五岁时,如花才幡然醒悟,认真地考虑了后,才同志学好好地谈了一次话。

    “二哥,机会还有,你并非非要在此时就去卫所当个小兵士。梅夫子说了,你此次考上秀才的可能性极大,为何非要在这个当口扔下这几年的苦读,小的卫所呢?我觉得,你可以再等等,文武兼备,中了秀才后,可以报考后年的武举考试,参加武举争取考个武状元什么的,那样得来的武举功名,岂不是比在卫所里苦熬要好。你要是有幸谋个侍卫、校尉、参将什么的,和真正打过仗的武将当同僚,不是还能和他们学些兵法。”

    要不说志学也不是笨人呢,听了如花的话,立刻算过账来,当个文武双全的人好啊,中了秀才后再去考个武举人好啊,武举出来的人,那可是当将军的预备人选。此时的志学,一直想着当将军打仗,完全把中了武举人也有可能只是派个御前侍卫或是守城门的侍兵的职位给忽略了。

    柳氏高兴志学经过如花的劝,便不去卫所了,可女人家的天性,又觉得浪费了一个王爷给的名额而可惜。

    如花这眼珠子一转,自然就小手一挥,“名额不能就这么浪费了,吴志北都没啥功夫可以去卫所干,咱家里的几个表哥、堂哥,可是都是学了两、三年功夫的,依我看啊,三位表哥都还要从文科考,就让森堂哥去卫所吧,他来不及走科考的路,就让他去守备卫所,凭他踏踏实实地,以后再找个机会立个功,也能谋个校尉什么的武官当当,爷爷家里也得有个出息的孙子辈的人将来撑掌家业啊。”

    这一番话说的伍立文都快哭了,背着妻子柳氏,给如花就竖起了大拇指。要知道,伍立文虽说是吴和邦家的三儿子,可他已过继并改姓为“伍”了,他爹一直没提过要他改回原姓的话,当然,吴和邦也不可能提出这个要求来,总不能说利用人家伍和贵有了科考的资格,转身就要把姓改过来,虽说伍和贵家对伍立文一家不好,但背信弃义的事,吴和邦一家和伍立文却是不能做的。

    因此,伍立文和三个儿子,既使将来都考上了,有人能当上官,可这一切也只能是在上坟祭祀时,给先人们说道说道,却不能在活着的同族和村民、外人面前说伍立文他们的荣耀是吴家的。

    这样一来,吴家目前只有吴志森三兄弟承载着吴家的希望,而志磊、志淼还小,虽说将来能参加科举,考不考得上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吴和邦的岁数不饶人啊,他可不一定能等到这两个双胞胎孙子给吴家带来荣耀。

    更别谈吴立武或许还会生个儿子出来,既使吴立武有了儿子,他的儿子也比志磊、志淼小,就更不能叫吴和邦等着了。老大吴立贤三个闺女,儿子是不指望了。只有志森这个孙子,是现下里有指望让吴和邦老怀安慰能见到吴家子孙兴起有出息的唯一一个孙子,所以,伍立文自然是希望去守备卫所的人是志森,而不是柳杰、柳俊或是东子。

    东子是妹妹的孩子,已有了秀才的功名,这份荣耀吴家有,但最终的荣耀是关家的。

    柳杰、柳俊都是机灵的孩子,是柳氏嫡亲大哥的儿子,是柳氏的侄子,那么,伍立文有多想让吴志森去卫所得一个小官职,柳氏和他一样,也有同样的心思,希望自己的侄子多一条出路。

    所以,柳氏可惜这个去卫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