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严惩不怠(第1/2页)  唐朝达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frioct3119:00:00cst2014

    有惊无险。幸亏有郭子仪和杨玉玲,否则李多多 这次就真的死了。说什么不怕死,那都是假的,谁不怕死。人活着,就是为了好好地活着,谁想死。经历这一番之后,身心自然也有点疲惫。

    凉州的刺史接到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他差点吓尿了,钦差大人在凉州边关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事,要是上面追究下来,他的官位肯定保不住,就连项上的人头能否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因此,他马上调派了几十名杂役、仆人,将李多多 等人安置在了驿馆之中。

    高全还从驿馆之中抽调一百多人,守在了驿馆的外围,保证李多多 的安全。

    休息了一夜,李多多 的精神好了很多。他打开房门时,瞧见高全正在外面踱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形了。李多多 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高全告诉李多多 ,驿馆之外,跪满了黑压压的一大片村民。

    李多多 皱了皱眉头,然后跟着高全快步走出驿馆。

    古代没有信访局,有冤也不知道哪里去诉,到衙门吧,衙门不受理,所以只能来这一着。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信访局也没几个真正有用的。都是些糊弄上级,玩弄下级的机构。

    驿馆外,黑压压地跪着几百号村民,这些村民面黄肌瘦,身上衣衫褴褛,根本就不像个村民,而像是个难民。

    “大家起来吧,这位就是朝廷派人的钦差大人,各位有什么冤屈尽管说吧。”高全朗声说道。

    有一位两鬓斑白的大爷,抖抖索索地直起身子:“我是五柳村的村长,这里的人都是五柳村以及其他几个乡村的村民。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请求钦差大人给我们一条活路。”

    看着老人白发苍苍的样子,李多多 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爷爷。想当年,自己家里穷,那时候,是越穷越生,结果死越生越穷。爷爷为了拉扯几个孩子,过早地白了头。以至于后来,爷爷到了六十岁的时候,看起来就如同八十岁的样子。

    触景生情,李多多 的心里不禁有点酸酸的。

    李多多 示意老人起来说话,在众人的搀扶之下,老人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几年前,我们凉州一带的百姓虽不算富庶,但是起码还能过日子。可是这几年来,我们的日子是每况日下。天气恶劣,地上长不出粮食,可是朝廷的赋税却是不增反减。那税收甚至已经收到了十年之后。村民一些年轻人,为了活命,找官府讨说法。可是官府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被活活打死了。后来,那孟氏兄弟来了,我们的日子更是没办法过了。三天两头来抓人,硬是说要抓乱党。把村里的精壮少年,都抓走。没了田地,没有这些劳力,我们离死就不远了。请求钦差大人为我们主持公道,给我们一条生路。”

    这些罪状真是令人发指,官逼民反,这些百姓都被逼到了这种程度,迟早都会反的。

    “于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多多 生气地拍着桌子问凉州刺史。

    凉州刺史听老汉说话的时候,都已经吓得浑身哆嗦,再经李多多 这么一喝问,他更是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大人,下官实在是冤枉啊。孟氏兄弟嚣张跋扈,这么多年来,于某励精图治创下的局面,被他搞得满目疮痍。于某曾经几次三番劝诫孟氏兄弟,但是孟氏兄弟仗着手上有兵权,根本就不予理会我的话。”

    于刺史的话说到这,就被李多多 打断了。一听这凉州刺史的话,就知道他也是个老油条,还没怎么着,就开始推避责任了。

    李多多 厉声喝问:“皇上历来体恤边关军民,朝廷对于边关连年减赋税,可是为何赋税会收到十年以后,这不是把老百姓往死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