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引子(第1/2页)  贡水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引子

    诗曰:“宣恩城在万山中,环城惟见山重重。山重重兮我孑孑,只为此缘前身结。前身结缘今了缘,未得了缘芒鞋穿。我尝携酒挤山巅,挥毫石上诗连篇。”

    “举头望前山,前山邀我攀。回头望后山,后山引我还。前山后山山且多,教我一人奈山何!吁嗟人生到处皆吟哦,对此东南西北山如螺,安得一山试做一长歌。”

    此首《万山吟》,乃清朝同治年间,时任宣恩知县张金澜的弟弟张金圻所作,将宣恩的“重重山”“山重重”描写得淋漓尽致,美如画境,俨如仙境。

    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湖北省西南部,在全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北纬30°黄金分割线穿境而过,恩黔c恩来高速公路c209国道贯穿全境,距离州府恩施市38公里,东接鹤峰,西邻咸丰,东北c西北及北部与恩施交界,西南同来凤毗连,东南与湖南省龙山c桑植等地接壤。

    宣恩县,春秋为巴子国地,战国属巫郡地,秦属黔中郡,汉归南郡,三国属荆州建平郡,西晋及隋属清江郡,唐为黔中郡,五代为羁糜感化州,宋分别设顺州c保顺州c高州。元至清初土司分治,先后设施楠c东乡c忠峒c忠建c木册c高罗诸地置县,命名宣恩县,实含“传布恩德”之意,建县至今已有280多年。

    民国元年,废府存县,直隶于省。民国14年,改属施鹤道。民国17年,改属鄂西行政区。民国21年,属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改属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10日,宣恩县解放,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12月,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城设在珠山镇。1993年4月,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宣恩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古有侗族诗人姚复旦,今有南剧大师田浩然。县域有酉水河风景区c贡水河风景区c七姊妹山风景区。

    酉水河风景区从源头白水河顺流而下,犹如亲临“三峡”之感,白水孔天门c鸳鸯峡c月亮岩c将军山等景点,令人心旷神怡。

    贡水河景区内有3100亩双龙湖水面,乘坐游船可观赏到仙人洞c三仙洞c天门洞c鹰潭峡c五窖峡c羊角峡c展翅峡c隔人峡c火烧堡c油茶峡c缤纷崖c跃马崖c莲花池c青龙山c腾龙山c鬼城堡等景点。

    七姊妹山风景区内有七峰排列,疑似仙女下凡,数以百计的大小景点装饰于整个七姊妹山系,世界著名的孑遗和观赏植物珙桐,宜人的森林风光,千姿群峰,谷峡幽深,是人们探险寻幽c观奇登山和避暑的理想胜地。

    “龙洞幽深暑亦寒,潺潺上下泻波澜。渭清浊湜分明判,一样泉流两样看。”这是清同治年间宣恩知县张金澜题的《洞伏双龙》,讲的是龙洞象鼻山一洞双孔,从孔里流出一清一浊两条溪流的奇观,龙洞因而入选“宣恩八景”,命名“洞伏双龙”。

    同是清朝同治年间的诗人c《宣恩县志》编辑蔡景星作了一首《宣恩八景》,将贡水河景区的景点描写得如身临其境。其诗曰:“晴霁望珠山,苍苍林表曙。积翠翁人家,天风扫不去。贡水有源头,脉络自分析。光澈涌文澜,胸怀供洗涤。崆峒两石洞,果伏神龙否?此洞自千年,不雨泉声吼。何处飞来峰,突成三凤峙。一览千仞巅,德徽钟毓此。自昔来谪仙,溪犹以李传。峨峨溪畔石,古色何斑然。二女死亦仙,冰心结莲蕊。至今池水清,不受人间滓。壁立万仞山,险要扼东关。洞口有飞瀑,高悬碧落间。城北保民山,上有吕仙寺。晚来百八钟,敲破千林翠。”

    如今,宣恩县城正逐步成为一座精致的城市客厅,城内有800米民族风情街c全国最长的内陆河音乐跑泉c侗族特色建筑风雨桥c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步行栈道c散步赏景佳地亲水走廊带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