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九章 尾声(第1/4页)  我不是汉献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安

    当刘协率领大军回来的时候,一场盛大的庆祝就此开始。自黄巾之乱始,朝纲不振,群雄割据,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唯有经历过战乱之苦的人才会深刻明白太平年月的可贵。对于力挽狂澜为他们赢来太平年月的刘协,百姓是无比的拥戴。

    百姓的要求其实真的不高,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就足以让他们甘心做个顺民。看着那一张张淳朴欢笑的面孔,刘协暗暗下定决心,天下已经一统,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该是狠抓吏治,防止无德之人身居高位危害一方。

    “圣上在想什么?”负责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的荀彧轻声问道。

    “文若,我在想该如何做才能对得起这些百姓的信任。”刘协闻言指了指夹道欢迎大军凯旋的长安百姓答道。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大乱方止,天下需要暂止兵戈。”荀彧闻言说道。

    “文若,你可知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句俗语?”刘协轻声问道。

    荀彧微一皱眉,“圣上,莫非你准备整顿吏治?”

    “嗯,也只是刚刚有这个想法,暂时还没打算立刻执行。当初无人可用,不得不任用那些品行有亏之人,但如今天下重归一统,官员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外放官员若是为害一方,百姓不仅会骂官员,就连朝廷也会跟着挨骂,这种失民心的事情自然是能避免尽量避免。”

    “圣上能有此想法真乃微臣之幸。”

    “文若,你少拍马屁,我知道自己的斤两,虽说有整顿吏治的想法,但这件事不宜大动干戈,只能徐徐图之,免得叫人诟病说朝廷卸磨杀驴,鸟尽弓藏。”

    “圣上误会,微臣并未拍马。之前微臣还担心圣上得意忘形,但现在看来,微臣的担心是多虑了。整顿吏治的确需要从长计议,不可轻动。”

    在刘协与荀彧说话的工夫,队伍已经进了城,伴随着一声声的欢呼,刘协暂时放下了与荀彧继续商谈整顿吏治一事,今日是欢庆的时候,其他事情能往后放放就往后放放,不能为了那点事情就败了兴致。

    御驾亲征,得胜而还,这种大喜事是必须要祭告祖先的,封赏有功之臣也是必须的,歌舞美食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就是一句话,今儿要高兴!

    汉人表达自己喜悦心情的传统方式好像就是大吃一顿,刘协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喝醉的,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挣躺在自己的寝宫里,身旁躺着自己的媳妇甄宓。其实看美人睡着的样子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只不过刘协看着看着就有点把持不住了。

    作为大汉的天子,刘协坐拥天下,但对女人,刘协却不像先帝那样“饥不择食”。人常说后宫三千佳丽,但到了刘协这里,除了甄宓几人外,连惯例的选秀都被刘协中止了。刘协的后宫里其实人真的不多,甚至连三妻四妾的标准都没达到。哪怕是在御驾亲征期间,刘协也是洁身自好。

    老话说得好,当兵三年,母猪赛貂蝉,更何况甄宓可比母猪要漂亮多了

    心情大好的刘协召见了已经等候多时的荀彧,看着荀彧连夜写好的奏章,刘协不由一阵苦笑。这荀彧办事还真是有效率,自己昨日不过是跟他提了一嘴准备整顿吏治,今日他就拿出了一套章程,不过对于荀彧的构想,刘协还是有点不同的意见。

    评判一个官员是否合格,并不单单是要看他的个人德行,还要看他的办事能力,而且这个人德行的评判标准,荀彧是否定的有些过高了?满朝的小人自然是对朝堂不利,可要是满朝都是谦谦君子,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圣上可是觉得有何不妥?”见刘协皱着眉头不说话,荀彧试探的问道。

    “嗯,确实有些不妥。文若,评判个人德行一事有什么标准?何人来做标准?而且我觉得德行与能力不该放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