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扩军(第2/3页)  回到大宋做农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接待你都要亲自处理,当然王度也不会随随便便带人过来。玉米的特性就照实际说就行,切莫夸大。”

    “少主放心。”

    由于是人工点播的,用种量比较少,而且种的也稀疏点儿。

    “今年预计产量三百万斤,这是精耕细作的结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除留下一百万斤留种外其他的全部销售出去。统一定价是十斤小麦换一斤玉米种,一包玉米种四斤,也就是一亩地的。十亩地起售,因为要培训播种技术,所以第一年少了不卖。”朱明说。

    刘有民高兴的脸上乐开了花,如此丰产的作物自己也是第一次见。

    庞万春看焦挺摆着手指头算呢,嘴里还嘀咕呢,庞万春问:“你在嘀咕什么?”

    焦挺道:“我在算算咱能获得多少粮食呢。二百万斤,乘以十倍就是两千万斤?我算的没错吧。”

    庞万春也被这个数字吓到了:“两千万斤粮食,一个富裕的县一年收的粮税也没这么多吧。”

    朱明乐呵呵的道:“如果没这点本事咱就不用混了。你们就等着挨累吧,将来每人带个万儿八千的兵,谁都别给我闲着。”

    朱明又去看了看棉花、花生、和朝天椒,一切都长势良好。

    庞万春忍不住问:“真看不出来哥哥这样的英雄人物居然对农作物如此感兴趣,说出去真没人信。”

    “万春莫要忘记,老百姓或者就是油盐酱醋、穿衣吃饭。玉米是好粮食,可以食用。棉花是纺织布料的,能穿衣。朝天椒是调料,花生是榨油的油料作物。再大的英雄也离不开这几项啊。”

    “其他的这三项作物也能带来为数可观的利润,咱们莫不是要发达了。”庞万春说。

    朱明摇头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咱们今年推出玉米就已经是引人注目了,如果再推出其他的作物难免遭人记恨,虽然说不怕,但是也麻烦,所以今年只推玉米,其他的作物留待以后再推。”朱明说。

    郓城,城外红尘客栈。

    四个赶大车的围坐桌子前,点了四样小菜,一坛子廉价的酒。赶大车虽然辛苦,但是收入还不错,因此这些大车夫经常小聚一下,三杯酒下肚,都有些朦胧了。

    其中车夫甲道:“我,我,我告诉你们个天大的好消息,你们,你们千万别告诉别人啊。”

    “什么好消息。”车夫甲不屑的说。

    车夫乙一招手,四人围拢过去,车夫甲嘀咕了好一阵,别的人也听不到他说什么呢。

    这时候车夫甲突然跳了起来,道:“你莫不是说胡话呢,什么米能亩产一千斤?种子还卖的那么便宜十斤麦子就换一斤?我不信,我不信。”

    车夫乙也恼了,道:“嗨,狗日的,我好心告诉你,你还不信,你爱信不信。你知道玉米是什么意思吗,这是朱团练从海外弄来的良种,产量自然高了,都有人去看过了,那米穗子比大人的胳膊都粗,那杆子比房子都高。得得,爱信不信。”

    这样的小道消息不仅仅是在郓城,就连济州城、陈县、峄山镇里飞速传播。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普通的佃户生活困难的家里余粮不多的也就算了,但是家里有个百十亩地的农户,纷纷去细打听。刚开始的时候百货商场还不回答,后来正式表示只在百货商场和朱家粮店销售种子,不设分店、不设分销。凡是购买一百亩也就是四百斤种子的农户必须先交粮食订购,晚了就没了,因为数量有限。

    当然由于这玉米产量远远高出了当前农作物的产量,也是有人持怀疑太多的。要求去地里观看,王度就组织一些采购大户,数十人一起去地里观看,这一看大多数的人都很吃惊。不仅仅是粮食产量高,那高大的秸秆一亩还不得两三千斤啊,农业时代大户人家都养牛,牛就得吃草,所以玉米秸秆依然是好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