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冥冥之中的相遇相知(第1/3页)  渡心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人收拾好行装开始了远行,段之易得知黎萍需要出远门,并没有让阿东关上茶舍,反而亲自上阵照顾茶舍生意,但是那间陋室却是大门紧闭,段之易吩咐所有人,在黎萍没有回来之前,所有人不准用那间房接待顾客,也不准踏进那间房。

    冯毅明觉得在她的身上有许多惊为天人的事迹,也许还会发生更多难以预测的故事,对于黎萍三番两次提到的那个人,甚是好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让她这样的魂不守舍牵肠挂肚?那人与黎萍又是什么关系,自己倒是要去一探究竟。他们乘坐了最早飞往四川的航班,而那个村落就在阿坝州的附近,冯毅明经打听,始终没有结果,于是联系了朋友借了辆越野车,在石卿的指导下走上了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山路,已经是下午一点,阿坝州附近有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顺着公路旁湍湍的流淌着,他停下车,向周围的牧民打听村庄的路线,可是打听了近十个人左右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有的人说听过这个地方,不熟,有的人说这个村落早在百年前就没有了,还有的年轻人说压根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石卿闭上眼睛回忆起很多年前的那趟远行。又开了两个小时,可以说几乎把这个小地方绕了个遍,石卿猛然睁开双眼,让冯毅明把车停在前面的农舍,把所有的行李都拿下车,给了农夫一笔钱,让他帮忙照看这辆车,三人趁着天没有完全黑,赶紧上山,农夫提醒他们,这座山路不好走,进去的人不是迷路就是失踪,后来村民把大路封了,仅剩下一条蜿蜒的小路。

    黎萍再三询问石卿有没有把握是这条路,石卿胸有成竹的说肯定没错,当年那个村落为了避世所以设了障眼法,一般人进不去,石卿警示了身后的两人一定要跟紧自己,稍不留神说不定就要困在这片大山里。走到林子深处,雾气朦胧,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石卿指了指脚下的斑驳的独木桥,木头似乎都要断成两节,走过去,应该就不远了,冯毅明瞠目结舌的说:“开什么玩笑,这根木头看上去都要断了,况且根本承受不起我们三个人的踩踏。”

    她走近看了看,桥下是湍急的河流,石头上布满青苔,倘若掉下去可能是是有去无回了,不过既然石卿说了,并且已经来到了这里,那就算是有危险的也要去试试,她一鼓作气的准备上去被石卿拉住:“丫头,等等,我先去,你们随后跟来。”石卿不费吹灰之力轻巧的来到河对面,黎萍紧跟其后,心有余悸的看着下面的河流,握拳准备走过去,石卿安抚道:“丫头,不要以为下面是河流,也不要以为这是根独木桥,你就把它当成普通的山路走就可以了。”

    她深吸一口气抬头,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最后看到石卿伸出手接住自己,突然不那么害怕,一跃而起,终于走完了这漫长的道路,黎萍望了眼桥对面的冯毅明,他心生胆怯,内心纠结万分,但最终还是平安无事的走了过来。出奇的是刚才的雾气已散,并且那根独木桥也不翼而飞,原来的路也不见了,石卿终于放下心来。“前面不远就到了,我们已经过了所有的障眼法。”

    一眼望去宛如陶渊明的诗中所指桃花源,虽已入秋,但仍是四季如春的模样,村庄炊烟袅袅,似乎已经开始做晚饭了,走到村口,一位小姑娘看着这三个人的奇装异服,吓得连跑回家中,所有人都盯着这三个异乡人,族长被请了出来,一眼便认出了石卿:“多年不见,我都一把年纪,你还是一点没变,快跟我来吧。”

    三个人跟随着族长来到了他的家中,这里看起来似乎与外界几乎隔离了,还是用着土灶,族长的家中有一位老妇人正在生火,想必他们常年都是粗茶淡饭,也没有准备什么丰盛的晚餐,几片野兔肉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已经是最为丰盛的食物了,吃饭的时候黎萍按捺不住的问起了白心悟,族长说,他的父母刚辞世,近日都未曾离开祠堂半步,一直在祠堂念经祈福,日渐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