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佛成道节(第1/5页)  渡心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冬天不缓不慢的走近了人们的身边,空气中的温度渐渐下降,上街不免要裹上几层才能泰然自若的走出去,黎萍喜欢站在寒风凌冽的阳台边沉思,任凭凉风肆虐着她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走神之际,甚至忘了身体本能的反应,打着哆嗦,也只有这种时候才能使自己完全清醒。

    白心悟从房里走了出来,前几日佯装醉酒的窘态历历在目,俩人心照不宣的不再提起那日,白心悟走到阳台,关上了窗户,坐到沙发上说:“后天就是腊八了,我不在家,可能会晚点回来,晚上你要么就待在茶舍或者家里,尽量不要乱跑。”

    她回过神来,转身望着白心悟说:“腊八怎么了?去年的腊八你也不在家。”

    “我需要在庙里祈福。”白心悟轻描淡写的说。随即捧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接着说:“腊八节相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此后,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这便是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了。”

    “这么说的话,我应该也是善男信女咯,要不那日你带我去寺庙看看可好?”黎萍等着水汪汪的眼睛恳求着他。

    他放下茶杯温文尔雅的说:“倘若这几日不出门,让你在家看经书呢?可愿意?”

    “这个不难,但是我一个人看经书十有八九会发呆,不如你多给我讲讲,那样才能更加深刻呀。”黎萍睥睨的望着他怡然自得的说。

    白心悟摇了摇头,不作理会,又径自拿着经书翻阅起来,黎萍觉得他不应该只有深沉的这一面,至少那日不是,她一把夺走白心悟的经书藏在自己的身后,打开电视机,随意调频,白心悟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悠闲的喝茶。黎萍义正言辞的说:“你已经来这座城市快两年了,为什么还是跟个老道人一样不食烟火?偶尔也要做些其他的事情调剂一下,这才是生活嘛。”

    “丫头,我终年都与佛相伴,除了经书,怕是没有其他调剂方法,也算是修身养性了。”白心悟淡然的说着,眼眸闪过一丝落寞。

    她确实没有办法把信仰从他的骨子里抹去,两人相较,自己更像是一个俗人,浑浑噩噩的生活在城市中,勉强的做一副行尸走肉罢了,黎萍明白自己难以达到他的那番心之坦然的境界,但她就是愿意听他说着那些人云亦云的大道理,好像天大的事从他的嘴里说出来都不过是芝麻绿豆而已。

    黎萍调到一个故事汇的节目停了下来,故事汇里主持人正在讲着些离奇的事迹,主持人说,人可能是存在前世与灵魂的,故事中讲到在云南偏远山村有一个中年妇女,她记得自己的前世,不论是亲人的名字或者家族族谱姓氏,还有前世经常去的地方以及前世发生的事迹,记者随妇女来到她所谓前世的另一个村落,与她口径描述的丝毫不差,妇女来到一间废旧的柴房,指着土炕说:“我小时候住的就是这间房,但是现在被改成了柴房,还记得以前有次从床下摔了下来,手折了。”但记者说这也许是碰巧的,并不能证明有前世的存在,妇女来到另一间房,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正在闭目养神,妇女喊了一声她的名字,老妇人缓缓睁开眼睛,好似看到故人一样,支撑起身子,双眼迷离的打量着她,她喊出了老妇人儿时的小名,然后搬了一个板凳坐在老妇身旁谈起了往事,俩人竟然纷纷落泪。黎萍顿了顿神,问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